前言
魯?shù)婪颉ぬ貏谄?梅茨(RLidolf Traub-Merz)
引言
第一部分 通過工會代表職工的利益
魯?shù)婪颉ぬ貏谄找幻反模≧Lidolf Traub-Merz)
中華全國總工會:結構、職能與集體談判所帶來的挑戰(zhàn)
岳經綸
中華全國總工會:一個關鍵的勞動政策行動者
喬 健
中國特色的三方協(xié)調機制:走向三方協(xié)商和社會對話的第一步?
孔祥鴻
論中國工會的自身建設與改革——兼論用法制化、民主化手段解決工會主席角色沖突問題
景躍進
“義烏模式”與中國特色的勞動維權
許少英 陳敬慈
中國工會改革的前景:以沃爾瑪和本田為例
陳佩華
在產業(yè)民主缺失的背景下:中國和越南的產業(yè)沖突
杜瓊枝(Do Quynh Chi)
越南的非正式勞工行動主義與產業(yè)關系改革的前景
李勝熙(Sung Hee Lee)
韓國工會代表與工人代表組織體系的轉變
沃爾夫岡·多伊布勒(Wolfgang Daubler)
工會作為工人的代表:以德國為例
第二部分 職工在工會以外的基層利益代表
馮同慶
中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綜論
杜瓊枝(Do Quynh Chi)
越南的工作場所咨詢機制
裴圭植(Kiu-Sik Bae)
韓國通過無工會公司里的勞資理事會實現(xiàn)產業(yè)民主
沃爾夫岡·多伊布勒(Wolfgang Daubler)
企業(yè)與公司層面工人的代表:選舉產生的代表及其法律地位
第三部分 企業(yè)社會責任與職工利益
萊茵加特·齊默爾(Re[ngart Zimmet)
企業(yè)社會責任將有助于改善勞動條件嗎?
劉開明
中國企業(yè)社會責任的現(xiàn)狀與趨勢
潘 毅 盧暉臨
富士康生產體制與學生工勞動力的新時代
馬仁·克諾勒(Maren Knolle)
供應鏈的企業(yè)社會責任:通過對話與合作改善勞動條件
陳慧玲
惠普中國供應廠中的勞工權利培訓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