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古文化古城古國
——試論當前考古工作重點和大課題
晉文化問題
——在“晉文化研究會”上的發(fā)言(要點)
給侯馬工作站同志的一封信
關于陶寺發(fā)掘報告編寫及有關問題
談“晉文化”考古
談課題
紀念仰韶村遺址發(fā)現六十五周年(代序言)
中華文明的新曙光
象征中華的遼寧重大文化史跡
秦皇與碣石
——關于金山嘴秦行宮遺址的講話
“大地灣會”講話(提要)
從蘭州到包頭
——在“包頭市文管處座談會”上的發(fā)言(提要)
在“中國考古學會第六次年會”上的講話
生日答詞
文化與文明
——在遼寧“興城座談會”上的講話
近代中國考古學方法論(提綱)
變革的時代變革的學科
關于環(huán)太湖地區(qū)考古的通信
再談籌建考古實驗站與課題問題
——給山東省文物局負責人的一封信
給青年人的話
向建立中國學派的目標攀登
西南地區(qū)考古
——在“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考古座談會”上的講話
現階段煙臺考古
——在“第一次環(huán)渤??脊抛剷鄙系闹v話
中國考古學從初創(chuàng)到開拓
——一個考古老兵的自我回顧
從中國文化起源到中國文明起源(提綱)
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
——考古尋根記
關于膠東考古的通訊
——給山東莒縣博物館蘇兆慶同志的信
環(huán)渤海考古的理論與實踐
——在“第二次環(huán)渤??脊艑n}系列座談會”上的講話(提綱)
環(huán)渤??脊排c青州考古
關于保北和南莊頭遺址的兩次通訊
祝賀與期望
寫在《中國文明曙光》放映之前
在“中國考古學會第七次年會”上的講話
加強泰山“大文物”的研究
《往來成古今——中國重大考古發(fā)現》前言
關于學科建設的思考
在“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銘銅器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走向世界面對未來
——新年述懷
中國科學技術考古學會成立大會致詞
重建中國古史的遠古時代
為《北方文物》創(chuàng)刊十周年題詞
祝賀《沈陽文物》創(chuàng)刊題詞
文明發(fā)端玉龍故鄉(xiāng)
——談查海遺址
在“中國考古學會第八次年會”閉幕式上的講話(提綱)
“紀念城子崖遺址發(fā)掘6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賀信
在“中國文明起源研討會”上的講話
關于重建中國史前史的思考
《上馬墓地》序言
《大甸子》序
關于泥河灣考古的通信
祝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建所四十年題詞
在“第四次環(huán)渤??脊抛剷鄙系闹v話(提綱)
環(huán)渤??脊诺男缕瘘c
——世界的中國考古學
關于遼河文明
——與日本富山電視臺內藤真作社長談話(一)
祝賀福建省博物館建館四十周年題詞
重建中的“中國史前史”
中國考古學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紀念北京大學創(chuàng)設考古專業(yè)四十年
迎接中國考古學的新世紀
在北京大學“迎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考古學”國際學術討論會
開幕式上的致詞
晉文化與北朝文化研究的新課題
論西遼河古文化
——與赤峰史學工作者的談話
“赤峰·中國北方古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題詞
在“中國考古學會第九次年會”上的講話
日本富山電視臺建臺二十五周年祝詞
國家起源與民族文化傳統(tǒng)(提綱)
“海峽兩岸考古學與歷史學學術交流研討會”開幕致詞
《中國考古文物之美》序
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紀念
在北京市考古學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中日合作《東北亞考古學新研究》序
關于環(huán)渤海一環(huán)日本海的考古學
——與日本富山電視臺內藤真作社長談話(二)
對晉文化的再認識
——在“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六十年圓一夢
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考古學派,
《四川考古論文集》序
良渚文化的歷史地位
——紀念良渚遺址發(fā)現六十周年
嶺南考古開題
——楊式挺《嶺南文物考古論集》序
創(chuàng)業(yè)艱苦成績輝煌
百萬年連綿不斷的中華文化
——蘇秉琦談考古學的中國夢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附錄一 《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編后記
附錄二 《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編后記
附錄三 本世紀中國考古學的一個里程碑(《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