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明珠長子,大清第一詞人。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出生于滿洲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他天生富貴,衣食無憂,父親權傾朝野;他天資穎慧,博通經史,工書法,善丹青,精騎射,十七歲為諸生,十八歲舉鄉(xiāng)試,二十二歲殿試賜進士出身,后晉身一等侍衛(wèi)。三十一歲風華正茂之時因傷寒與世長辭,生命如流星一樣短暫而璀璨。納蘭容若是多種矛盾的混合體:生為滿族人,卻癡迷于漢文化;骨子里是個文人,從事的卻是武將的行當;身份顯貴,心卻游離于繁華喧鬧之外,“視勛名如糟粕、勢利如塵?!保凰堑氐赖臐M族八旗子弟,結交的卻都是一些年長的漢族落拓文人,“以風雅為性命、朋友為肺腑”;他仕途順暢,卻壯志難酬,孤獨失意,受盡了命運的捉弄。納蘭的愛情道路更是崎嶇不平,青梅竹馬的表妹被選入宮中,自此高墻隔阻,再無相見之期;等他終于能夠放開心傷,娶得嬌妻,奈何美夢轉眼成空,妻子因難產撒手西去;其紅顏知己才女沈宛因為滿漢身份的差異,兩人也不能長相廝守。納蘭短暫的一生,幾乎都在為情所苦。家家爭唱納蘭詞,而納蘭心事又有幾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