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新舊倫理學危機
第一章 道德虛無主義:蘇格拉底與色拉西曼裘斯之間的對立
第二章 倫理學與形而上學
柏拉圖為道德建構的形而上學基礎
從柏拉圖到奧古斯丁
反柏拉圖實在論的理論
第三章 靈魂與自我
多重自我
是核心自我還是未來靈魂?
對人的道德論述與本體論論述之差異
主體相關的歸約主義
道德、人性與靈魂
第四章 分裂與補救
心理缺陷
整合:愛與反思
走向完善:愛與友誼
一個選擇性提議:沒有形而上學的政治學與德性
第五章 規(guī)范及其應用
規(guī)范的一些用途
臟手
公平的局限性
第六章 實踐理性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后實在論倫理學爭論
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介于柏拉圖主義與
“實踐理性”之間
亞里士多德、阿奎那和生活目的
舊斗爭的轉換形式:休謨和自然主義
康德和后康德的實踐理性
第七章 意志自由與選擇
權利、需要與欲望
選擇:歷史回顧與前景展望
選擇、持久的道德身份與責任
自由、習慣與善的生活
第八章 倫理學與意識形態(tài)
責任、糾正與社會
是實在論還是意識形態(tài)欺騙?
從倫理學到政治學
歷史的終結和非歷史的個人
第九章 上帝和倫理學
實在論倫理學與神的命令
上帝、“臟手”和政治可能性
哲學與神學:策略與真實的傳統(tǒng)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