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1882—1916),原名艮寅,后改名鍔,字松坡,湖南邵陽人。中國近代愛國將領、軍事家。1899年赴日本,先后畢業(yè)于陸軍成城學校和陸軍士官學校。1904年回國后,在江西、湖南、廣西等地從事軍事教育工作。1911年初應云貴總督李經羲之召,調云南,任新軍第19鎮(zhèn)第37協協統。為改變風氣、鼓舞士氣,蔡鍔編成《曾胡治兵語錄》一書,以闡述自己關于治軍的見解,希望借此喚醒軍心,把新軍訓練成一支具有戰(zhàn)斗力的部隊。1913年被袁世凱調北京任參政院參政等職,授將軍府昭威將軍。1915年響應辛亥革命,發(fā)動反對袁世凱洪憲帝制的護國戰(zhàn)爭。1916年11月8日病逝于日本。曾國藩(1811—1872),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湖南湘鄉(xiāng)人。道光十八年(1838)進士。晚清中興名臣之一,湘軍創(chuàng)立者,洋務運動的主要發(fā)起人之一。曾氏究心于詩文和理學,有“一代儒宗”之稱。著作被輯為《曾文正公全集》,其中尤以《曾文正公家書》流布甚廣。胡林翼(1812—1861),字貺生,號潤之,謚文忠,湖南益陽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晚清中興名臣之一,湘軍重要首領。有《胡文忠公遺集》行世,其中尤以《讀史兵略》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