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知識讀物放下:與太虛法師談人生

放下:與太虛法師談人生

放下:與太虛法師談人生

定 價:¥25.00

作 者: 太虛大師 著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宗教知識讀物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9946962 出版時間: 2012-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52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理論,此是現代中國佛教的指導思想。"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在于:以大乘佛教"舍己利人"、"饒益有情"的精神去改進社會和人類,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佛教之主潮,必在密切人間生活,而導善信男女積極向上,即人成佛,人圓佛即成,從而鼓勵僧眾和信眾從現實人生出發(fā),由自身當下做起。也就是說,成佛就在人的現實生活中,就在人的日常道德行為中。否則,人格尚虧,菩薩的地位便無處安置,更淡不上佛陀果成了。 本書是太虛大師一生的人生體悟和學佛心得的整理,分為上篇:學佛與做人;下篇:人圓佛即成。上篇主要講了無私的美德、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腳踏實地走好人生路、學佛先從做人起、帶著感恩心去生活等人生的道理。下篇主要講了斷除煩惱的秘訣、知足常樂、去除貪嗔癡三毒、修行就是在修心、在生活中學佛,在學佛中生活等做人做事方法論。

作者簡介

  太虛大師(1890-1947),法名唯心,字太虛,號昧庵,俗姓呂,乳名淦森,學名沛林,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生于浙江海寧,近代著名高僧。太虛大師是中國近代佛教改革運動中的一位理論家和實踐家,被稱為"中國佛教之馬丁路德"。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振興佛教、建設新佛教文化的事業(yè)。

圖書目錄

上篇:學佛與做人
正信的佛教
什么是佛學
順其自然的解脫法門
佛教一點不消極
發(fā)大菩提心
真佛教徒是即俗即真的大乘行者
凡人與佛只在一念間
離苦得樂,自利利他
無私的美德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向菩薩學習
宇宙人生的實相
讓生命趨向光明 幸福美滿的人生教育
世尊教給我們的方法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
腳踏實地走好人生路
與人為善即是學佛
對治習氣,解決問題
真正的幸福
從無我的宇宙觀到平等自由的人生觀
快節(jié)奏的現代人生
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
人心一改善,世界即大同
佛學在今后人世的意義
即人成佛的真現實論
平易近人情的方便法
佛法應化現代人心之需要
菩薩的人生觀與公民道德
建立人生道德標準 現代人如何學佛
學佛與佛學
學佛先從做人起
人性可善可惡,就看如何把握
學佛先要解決三個問題
從信心上修戒定慧
各人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
居士學佛的程序
在家眾的學佛方法
婦女學佛的規(guī)范
怎樣做好現代女子
優(yōu)婆夷教育與佛化家庭
菩薩行先從人道做起
菩薩行與新生活運動
怎樣發(fā)心報恩
經商與學佛
養(yǎng)老慈幼之意義
從人心中把佛教復活起來 下篇:人圓佛即成
斷除煩惱的秘訣
學佛開智慧
心在極樂
生命的意義
萬有皆因緣所生
放下才能自在
不要把虛幻誤作真實
時時保持慈悲心
看穿煩惱 珍惜時間,知足常樂
生活與生死
人生的苦迫及其解脫
苦樂都是自造的
佛法是身心性命之學
生命處在無常中
人生痛苦的根本解除
覺悟真我與往生極樂
為什么念佛可以往生
去除貪嗔癡三毒 修行就是在修心
中國人口頭心頭上的阿彌陀佛
改變自己,重在實踐
我的學佛經過與宣傳佛學
普通人對于佛學的誤會
在生活中學佛,在學佛中生活
淡泊明志,瀟灑自如
勤奮,節(jié)儉,虛心,誠實
革命當從革心起
素食長智慧,增慈悲
根本救災在于全國人心的悔悟
從世界危機說到佛教救濟 世出世間,圓融貫通
佛法與科學
佛法與心理學
佛法與醫(yī)藥
佛法與國術
佛法與美學
佛法與新思想
佛法與文化
佛法與易經
佛法與孔子之道
佛法對于中國文化之影響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