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記載從先秦時代萌芽、發(fā)展,此后歷代不絕,猶如一條長河,奔流不息。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記載歷史的國家,“唐虞三代,《詩》、《書》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歷史記錄逐漸發(fā)展。西周共和(前841)開始,我國歷史有了明確的紀年。春秋以后,不僅周王朝有史官史書,各諸侯國也有自己的史官史書?!洞呵铩?、《左傳》、《國語》等歷史著作相繼問世?!洞呵铩芬蛔职H,寓意深刻,對后來的史書產生了深遠影響?!妒酚洝返某霈F(xiàn),無論從史學意識、史學目的、史學編纂,還是史學規(guī)模、史學語言等,都是對先秦史學的一次系統(tǒng)總結,同時又開辟了史學的新道路,是中國史學史上的一次革命。而后來的史學,基本都是沿著司馬遷開創(chuàng)的史學道路繼續(xù)前進,所謂“二十四史”、“二十五史”,就是以《史記》為代表的紀傳體形式的不斷發(fā)展。正如黑格爾所說:“中國歷史作家的層出不窮,繼續(xù)不斷,實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