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1963年生,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79—1983年學習于武漢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1985—1988年學習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師從李澤厚教授,獲哲學碩士學位;1991—1997年學習于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師從海德格爾晚期弗萊堡弟子博德爾教授,獲哲學博士學位。兼任武漢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以及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臺灣佛光大學哲學系教授。2005年任湖北省美學學會會長。主要研究美學的一般理論、德國現代哲學(海德格爾)以及中西思想的比較等。主要著作有《無之無化——論海德格爾思想道路的核心問題》(歐洲科學出版社,1998;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0)、《哲學美學導論》(人民出版社。2005)、《哲學與美學問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論中國的智慧》(人民出版社,2010)、《美學原理》(人民出版社,2011)等七部專著,另有譯著兩部及大量論文。2001年被選入教育部優(yōu)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2002年榮獲教育部全國人文社科優(yōu)秀著作二等獎;2003年榮獲寶鋼全國優(yōu)秀教師獎;2004年被選入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