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名平,字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政治家。作品《離騷》里的主人公自敘生辰道:“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庇捎趯Α皵z提”等理解不同,對古代歷法推算也有差異,這位以屈原為原型的詩人的生年還有爭議。一般定為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庚寅)日生。 屈原出身貴族,是“楚之同姓”,他后來擔任“三間大夫”,主要執(zhí)掌“王族三姓”(屈、景、昭)的事務,特別是關于世族胄子的教育管理。他在青年時寫的《橘頌》說:“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禒栍字?,有以異兮?!贝蟾派倌甑弥荆茉缇蛽瘟恕白笸健备呗?,地位僅在相當于宰相的“令尹”之下。就在青壯年時期,他很可能巡游于漢水南北、秭歸東西或沅湘等地,在古老的民間戀歌祭曲基礎上,創(chuàng)作了清新秀麗的《九歌》,寄托自己熱愛鄉(xiāng)土、祖國民眾及其謠俗的思緒,也歌頌了熱烈優(yōu)美的民間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