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經濟正經歷著全球化和高新技術化的結構性調整,在此趨勢下,我國在經過改革開放30個年頭的經濟快速、健康的大發(fā)展后,國內和國際技術貿易活動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局面。據政府統(tǒng)計,2007年全國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共220868項,同比增長7%;成交總金額2226.5億元,同比增長22%;平均每份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突破百萬元大關,達101萬元,同比增長15%。2007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達3478。3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28.6%;進口額達2869.9億美元,占全國進口總額30%。進出口順差額是2004年的14.8倍。1996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依據鄧小平同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正式將“科教興國”戰(zhàn)略確定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明確提出:“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實現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006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提出:“提高產業(yè)技術水平,關鍵是要全面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要在一些重要產業(yè)盡快掌握核心技術和提高系統(tǒng)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和標準?!?008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接著又提出:“堅持把推進自主創(chuàng)新作為轉變發(fā)展方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以及“實施知識產權戰(zhàn)略”、“加強國際科技合作”。黨和國家的政策成為推動我國科技大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必然帶動我國國內外技術貿易活動新一輪的繁榮,使其跨上嶄新的臺階。在這個背景下,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知識,傳遞技術貿易的實踐經驗,對完成我國“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建設,是會有裨益的,這就是編者編寫《漢英法技術貿易詞典(普及本)》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