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序 牧羊人與羊的故事
第一輯 權利平等是一切的基礎
李澤厚:改良不是投降,啟蒙遠未完成
杜絕“因言獲罪”,保護公民的言論表達權
權利平等:以社會改革為旗幟突破發(fā)展瓶頸
越南國會何以否決“夢工程”
七重改造:讓工會真正為工人代言
慎言群眾
第二輯 公正司法,挺立最后的底線
重建民眾對司法的信任感——當前司法妁難題及應對
“防止能動司法變成盲動司法的遮羞布
場小規(guī)模的司法理念大論戰(zhàn)
第三輯 像學習游泳那樣學習民主
蔡定劍:民主是一種現(xiàn)代生活
村民自治:本質是一種直接民主
逐步走向競爭性選拔主要政務官
改革者不妨重溫“蛇口精神”
第四輯 有限政府,有效政府
走出“中央治官,地方治民”舊格局
地方政治家的改革困境和出路
撤銷縣市駐京辦后遺癥怎么治
唯有打破“社會全能政府”,別無選擇
治療城市政府的“過度管理癥”
公共外交,讓外交走向透明和民主——對話韓方明
第五輯 搞清土地產權,守護私有財產
拆遷房屋,土地怎么辦——對“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拆遷補償條例”的建議
城市祖宅的地權是私人的
應立即停止城中村改造擴大化
強迫城市化,出了問題“哭都來不及”
靠什么讓“政府少花點,百姓多花點”
審計機關到底該放哪
法治觀念下,沒有“灰色收入”這一說
第六輯 經世,濟民
陳志武:國企需要一場哲學反思
政府涉人市場太深將導致經濟停滯
節(jié)制資本,以和平方式改造社會
盡快開啟越來越逼近的制度出口——2009年群體事件全解析
怎么重建社會
“維穩(wěn)”新思路:利益表達制度化,實現(xiàn)長治久安
消除語言軟暴力
怎么避免“消費拉動”中的陷阱
逐漸淡化“公私二分”,走向社會所有
工資超常增長以補償計劃生育的負面效應
政府對民間集資并非只能消極應對
西部安,則中國寧——專訪全國人大常委、蘭州軍區(qū)原司令員李乾元上將
第七輯 文化和“文化力”
還權于民:徹底打破教育領域的計劃堡壘
什么是好,什么是壞? ——重建中國大學的價值教育
內部少折騰,外部少干擾
取消等級授職,革除衙門化積弊
辦幾所象牙塔式大學又何妨
職業(yè)教育:最好都讓產業(yè)部門來辦
不妨暫停國家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
文化要大繁榮,思想要大解放
究竟怎樣對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現(xiàn)代社會應重新認識“文化力”
文化產業(yè)如何爭取光明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