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身體還是精神使我們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藝術?加拿大著名批評家??瞬兀ò⑺拐J為,除了蒙田和曼德維爾等偶然的例外情況之外。從柏拉圖以來西方對美的看法的主流都過分強調了精神,甚至詛咒身體和性欲有害于審美意向。《新世紀美學譯叢:美學譜系學》矯正了這種不平衡,對柏拉圖、奧古斯丁、康德、黑格爾、海德格爾和德里達等重要思想家進行了徹底的重新解讀。作者講述了一種新穎而令人興奮的歷史,包括對荷馬時代異教價值觀的柏拉圖式反撥,其觀點被基督教神學所吸取以及最終世俗化,康德對這種傳統(tǒng)所進行的重要修正,黑格爾對精神最終戰(zhàn)勝身體之時藝術終結的預言,海德格爾、德里達及其追隨者們對美學和禁欲主義理想的復興。作者抨擊了傳統(tǒng)的與后現(xiàn)代的見解,并且借助于當代新達爾文主義的認知科學,提出了一種受到尼采極大影響的、新的、親感覺論的美學。作為一部論辯性的富有深刻學識的著作,《新世紀美學譯叢:美學譜系學》標志著思考藝術問題的一個全新起點,是美學領域內未來一切著作都無法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