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回族是由歷史上的“回回”穆斯林移民演變而來的。明清之際,正值該民族經歷了長期的中國化和本土化后其文化思想和民族意識處于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期間,該民族中涌現出了一些精通伊斯蘭經典和儒家等多種文化并具有回漢雙重文化氣質的知識分子(“回儒”)。正是他們,在伊斯蘭哲學的基礎上,同時也在宋明儒家理學的全面影響下,創(chuàng)造了我國一個新的理學體系一一“回回理學”。明清回回理學的創(chuàng)立,不僅是對其本民族的巨大貢獻,也是對我們中華民族的極大貢獻,從特殊意義上看,它也證明了回漢兩族之間由來已久的密切關系。本書的三位傳主,就是曾經為這一理學體系的創(chuàng)造做出過極大貢獻的回回理學家。其中,王岱輿是這一學術體系的最主要的開拓者,是他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了譯著(伊斯蘭漢文譯著是回回理學的具體著述方式)的目的、任務、內容、形式和道路;劉智進而使其規(guī)范化、精致化,使其更富思辨性質;馬德新則予以拾遺補漏,整理出新,為推動其后期發(fā)展起到過積極作用。本書針對這三位回族歷史人物的生平和思想及其貢獻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評述,并以之為典型個案,深入地探討了回回理學多方面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