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曾子學刊(第五輯)
02《世說新語》研究:文獻與…
03近思錄(呂氏家塾讀本) …
04朱子理學與家國情懷:安海…
05從古典到現(xiàn)代:觀念和人物…
06興思維:一種漢語哲學路徑…
07珞珈中國哲學文存(第二輯…
08鄒子存真集
09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
10章太炎研究(第三輯)
王學典 著
《思想史上的新啟蒙時代:黎澍及其探索的問題》是一部有關“八十年代”學術文…
可購
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 編
暫缺簡介...
陳來 著
《現(xiàn)代中國哲學的追尋:新理學與新心學》不求面面俱到,在結(jié)構上以“文化觀”…
牟宗三 著
牟師宗三先生,自一九四九年夏秋之間渡海來臺,次年起任教“臺灣師范學院”(…
陳玄機 編著
《周易》被譽為“群經(jīng)之首”、“百科之源”,是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奧秘的學問,…
汪正楚 著
《揭示《論語》智慧的奧秘》根據(jù)魯《論語》原文,在“為人之道”的主題下,按…
鄧國光 著
《圣王之道:先秦諸子的經(jīng)世智慧》四章,論說“王道”、“理”、“圣王”輿《…
(清)孫詒讓 著,許嘉璐 主編,雪克 輯點…
瑞安孫詒讓先生(一八四八-九○八),字腫陣,號籀庼,與德清俞曲園樾、余杭…
(宋)蘇轍 著
本書是宋代大文豪蘇轍所作老子注釋。又名:《老子新解》、《道德經(jīng)義》或《道…
(英)赫胥黎,(英)密爾 著,楊佩昌 整理…
《天演論》是自稱為“達爾文的斗犬”的英國著名學者赫胥黎的講演稿,嚴復翻譯…
曾仕強,劉君政 著
咸恒兩卦之所以會被列為人道之首,必然有其意義與啟示?!兑捉?jīng)》的主張是“人…
(春秋)曾參 革和,東籬子 解譯
《大學》文辭簡約,內(nèi)涵深刻,影響深遠。兩千多年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
摩羅 著
第一次見到摩羅,我是有些驚異的:這樣一個文靜的書生,怎么竟然以“惡魔”自…
康有為 著,姜義華,張榮華 編校
系康有為主要著作之一,今據(jù)1985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影印本整理,與1935年上海中…
苗雨 編著
《易經(jīng)》在某種意義上甚至促進了儒家的形成與發(fā)展,因為《易經(jīng)》的一部分就是…
楊汝清 著
本書是儒家典籍中最早以“經(jīng)”命名的書,南宋以后被列為“十三經(jīng)”之一?!靶ⅰ?/p>
麥小舟 編著
從政壇才子到文壇奇人,這是本書作者麥小舟的傳奇人生。 1988年,國務院一位…
索達吉堪布 著
《弟子規(guī)》是儒教的一部啟蒙論典.它根據(jù)孔夫子的教誨編寫而成.主要講述了古…
(戰(zhàn)國)孟子,(戰(zhàn)國)荀子 著,王勝強 整…
為了使讀者更好地學習先秦儒家經(jīng)典,編者精心選取了《孟子》、 《荀子》中的…
宋洪兵,孫家洲 編著
《韓非子解讀》注重難點評析,注重文本內(nèi)在邏輯的貫通與學術觀點的融會;以一…
時顯群 著
法家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道路有著深刻的影響…
楊會晏,關曉麗 著
本書的結(jié)構分為十章,第一章《易經(jīng)》古典經(jīng)濟思想的起源,介紹《易經(jīng)》產(chǎn)生的…
姜廣輝 著
《經(jīng)學今詮五編(中國哲學第26輯)》是“中國哲學”第26輯,主要對經(jīng)濟學作了…
康有為,楊佩昌 著
“大同”,儒家的理想社會,它一直為人們所向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經(jīng)常提…
吳如松 著
謀略是人們在解決社會矛盾過程中,實現(xiàn)預期目的與效果的高超藝術。謀略的本質(zhì)…
宋多魁 著
《周易探源(增補版)》的初版為前六章,著重討論陰陽學說,探討并揭示陰陽爻…
Geling Shang 著
《莊子》introduces Zhuangzi with a new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a novel …
馬宗霍 著
《論衡校讀箋識》是馬宗霍(一八九七—一九七六)先生一部未刊的遣稿。此書始…
張祥斌 主編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未成年人開蒙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蒙學為基礎的教育思想極…
程靜宇 著
中和之道也即中庸之道,就是要用公平、公正、恰到好處的、合理的中道原則,來…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編
《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2輯)》結(jié)合筆者參與《儒藏》精華編經(jīng)部易類編審工…
鐘茂森 著
《朱子治家格言研習報告:鐘茂森教授講述》是鐘茂森教授道德學問、涵養(yǎng)功夫的…
《孝經(jīng)》研習報告,是鐘茂森教授多年來學習、力行孝道,融會儒釋道三家之圣解…
錢怡岳
《〈老子〉感悟》是從方法論層面切入的關于老子思想的解析。作者嘗試引入現(xiàn)代…
翟江月今 譯,翟江月,牟愛鵬英 譯
《淮南子》原名《鴻烈》?!兑云分姓f:“此《鴻烈》之《泰族》也?!睎|漢…
劉克蘇 著
創(chuàng)業(y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世上有儒商,那么以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宣朝慶 著
《泰州學派的精神世界與鄉(xiāng)村建設》從當前農(nóng)村社會發(fā)展中的基本問題出發(fā),考察…
董沛文 主編,曹玉清 著
中國易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乃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首次展現(xiàn)北…
梁向明 著
本書首次對明末清初最負盛名的回族三大漢文譯著家——王岱輿、馬注、劉智的政…
羅少卿 編著
《四書五經(jīng)》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所謂“四書”,是指《大學》、《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