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曾子學刊(第六輯)
02上古道術思想史:以陰陽為…
03《道德經(jīng)》新注釋
04自然的祛魅與詩性的統(tǒng)一:…
05諸子學刊(第二十九緝)
06近思錄備考 近近思錄訓蒙…
07切磋(甲辰集)
08唐代中土密宗高僧譜傳
09章太炎研究(第三輯)
10宋明理學中的荀學文獻集成…
李鵬 著
本書是“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研究工程系列叢書”之一。中國各民族在發(fā)展的歷程中,積…
可購
蘇娟 著
本書系“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研究工程系列叢書”中的一種。盤古,在古籍文獻被稱為盤…
洪誼雅 著
本書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享發(fā)展的關系”為主線,將共享發(fā)展置于中國特色…
景婧 著
《淮南子》由漢初淮南王組織賓客編寫 ,其主旨是道家思想,但內(nèi)容卻豐富廣博…
甘霖 著
本書對《孟子》做了全面的注釋和翻譯,注釋尤為重視重要概念的辨析,講究整體…
王多吉,代立梅 著
馮定先生是我國20世紀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的理論…
[日] 荒木見悟 著,劉東 編,焦堃,李曉杰…
陽明學不僅在明中后期的思想界掀起了巨浪,而且對后世的學術與思想產(chǎn)生了深遠…
賈秀云 著
金代是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權,也是與宋代對峙的時代,在民族融合過程中,其…
小務虛 著
本書從能量第一性原理出發(fā),打通大腦神經(jīng)科學的相關原理,構建了一套可落地可…
王讓新,李弦,吳姍 著
書稿解碼“中國道路”的成功已經(jīng)成為了近年來學術界的一座“富礦”,本書主要…
詹小美 著
本書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定位為敘事背景,立足唯物史觀中社會…
張金蘭 著
本書以張載與二程為主,對關學與洛學之間的思想關系做了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p>
趙均強 著
趙均強教授的這部概論較之則有所深化,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較為大膽的嘗試?!蛾P…
陳成吒 著
本書在辨析先秦學術變革、老子與老子學關系的基礎上,對老學的產(chǎn)生及其在先秦…
程章燦,史梅 編
“上書房行走:走進南大人的書房”是南京大學圖書館于 2020 年 4 月 23 日讀…
李叔同 著
本書分為五個部分,收錄了李叔同的《辛丑北征淚墨》《斷食日志》《我在西湖出…
崔罡 黃玉順 主編,郭萍、胡驕鍵 等著
本書是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201…
李星瑩 著
《走進孟子的世界》內(nèi)容是基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古籍經(jīng)典四書之一的《孟子》所…
韋政通
《荀子與古代哲學》是一本專研究荀子思想的書。作者側重在周公、孔子、孟子的…
胡文臻,郭飚 著
《莊學研究(2022年第1期總第8期)》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愛國價值…
李河成 著
鑒于公域的形式化和私域的原子化弊端,本書立足“公共性”的闡釋視角,聚焦社…
王中江,李存山 主編
《中國儒學》由中華孔子學會、鄭州大學洛學研究中心主辦,立足于學會,面向?!?/p>
[漢] 賈誼 著
《新書》五十八篇,亡佚《問孝》《禮容語上》兩篇,今存五十六篇,分十卷。卷…
謝清果 著
本書從傳播學的角度探討中華文化元典《周易》的深刻內(nèi)涵,主要從周易的家庭傳…
王中江 編
《哲學中國》輯刊由鄭州大學哲學學院主辦,每年出版兩輯(逢6月和12月),每…
孫中原 著
邏輯本質(zhì)人類同,中國自古有邏輯。中華先哲倡思維,思維技藝有案例。案例當中…
張循 著
從明末到清初,儒學從“尊德性”的理學逐漸轉變成“道問學”的考據(jù)學。儒學面…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編
《珞珈哲學》(第一輯)是一本哲學領域的論文集,全書共收錄了21篇論文,主要…
雷靜 著
本書采用從理學家問題意識出發(fā)的“探討式”架構。力圖抓住理學責任倫理思想的…
金平閱,潘兆云 譯
伴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公共健康問題對社會造成越來越深遠的影響,人口健康已經(jīng)…
陳安金 編
本書所收論文和專著的內(nèi)容均以研究“永嘉學派”為主。所謂“永嘉學派”,是指…
曹書文 著
語境指說話人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場面情境。社會環(huán)境包括禮樂制度、政治生態(tài)、社…
錢穆 著
《老子》《莊子》成書年代誰在前,誰在后,學術界爭論不斷。本書開宗明義即提…
本書原名《王守仁》,初版于1930年。宋明理學,宋代是創(chuàng)始,明代是結束。而王…
楊海文 著
本書在哲學一觀念史進 路的引導下,化用“歷史學 的理想類型&r…
翟學偉
儒家是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核心話題,近代以來又成為哲學、思想史、倫理學、文化研…
胡文臻,潘晨光,郭飚
莊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自然主義的主要初創(chuàng)者,其哲學觀點早于西方哲學200多年…
黃石公
《素書》相傳為秦末黃石公作,它雖提出“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但…
宋立林 著
一部儒學史便是一部詮釋史,既包括對五經(jīng)四書的經(jīng)典詮釋,也含著對孔子思想的…
張學智 著
本書以天人視域下的中國哲學為開端,從形上學、知識論與邏輯學、政治學與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