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曾子學刊(第五輯)
02孝經(jīng)研讀
03章太炎研究(第二輯)
04老子學集刊 第九輯
05古典心性的開顯:現(xiàn)代新儒…
06莊子箋證
07諸子學刊(第二十九緝)
08中國分析哲學(2024)
09清代粵西諸子學研究
10鄒子存真集
包雅瑋 著
本書通過儒家仁學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的相通相合研究,分析兩者的內(nèi)…
可購
苗潤田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隋唐五代卷的紀年部分,內(nèi)容主要是隋唐五代儒學編年?!吨袊?/p>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兩漢卷的學案部分,內(nèi)容主要是兩漢時期重要的儒學人物及其著…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兩漢卷的紀年部分,內(nèi)容主要是兩漢儒學的編年?!吨袊鍖W通…
高云
先秦儒家行政倫理思想博大精深,內(nèi)涵豐富的超越性價值,凝聚著古圣先賢們的政…
楊永明 主編,郭萍執(zhí)行 主編
本書是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辦的儒家思想理論輯刊,每年出版兩輯,此為第22輯…
曾振宇 主編
《曾子學刊》第4輯聚焦?jié)h代經(jīng)學與漢代儒學研究,收入《思想與政治的互動:董…
張靜宇
本書是日本歷史著作《太平記》的研究專著。全書分六部分。緒論介紹了《太平記…
何俊 主編
本書為復旦哲學·中國哲學叢書之一。江南研究是國內(nèi)外學界重要的研…
王長恒 張鐵柱 著
本書系統(tǒng)梳理研究了先秦儒家禮育思想的內(nèi)容、作用等。先秦儒家禮育思想是指萌…
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 組編
本書由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主辦的“大道知行講堂”系列講座文章…
任鵬程著
本書以先秦兩漢儒家氣性論為研究對象,提出了性乃天的產(chǎn)物并含氣,這是先秦兩…
李甦平著
本書的主旨內(nèi)容是對中韓日儒學哲學本質(zhì)的研究,由緒論、三章、附錄構成。緒論…
王中江,李存山 主編
《中國儒學》由中華孔子學會、鄭州大學洛學研究中心主辦,立足于學會,面向?!?/p>
肖雁 著
暫缺簡介...
張宏敏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省內(nèi)早提倡并開展“浙學”研…
代玉民著
明清時期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個十分重要又極為復雜的時期,明清儒學轉(zhuǎn)向正是這一…
王志民
曹建等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儒學傳統(tǒng)與書法傳承,主要分為4章,分別從耕讀傳…
楊虎
從馮友蘭先生的“新理學”思想建構,到蒙培元先生的&…
張舜清著
本書主要是基于宋代儒學的主要理論表現(xiàn)形態(tài)對其代表人物富有生命倫理意蘊的思…
《諸子學刊》編委會 編 ,方勇 主編
本輯共收文章26篇,除了子學研究論文,還設有“世界莊子研究動態(tài)&a…
孫玉祥
《周易象意》體例完整、內(nèi)容翔實,包括對《周易》原文的注釋、解析、通過觀象…
王曙光
內(nèi)容簡介:作為中國思想史與中華文明史源頭性的著作,《周易》對于當今時代依…
常秉義 著
本書就八卦符號與漢字的關系、漢字六書內(nèi)容、漢字與易學思維之間、漢字數(shù)字中…
王夫之
本書又稱《船山易學全書集成》,收入王夫之全部易學著作六種:《周易內(nèi)傳》《…
秦芳
今由《周易》尋知共同體理念淵源,緒論概述《周易》要旨。三古圣人作易傳道,…
張濤
該書稿集中體現(xiàn)了作者近年來對易學典籍、易學文化的新詮釋、新認識,并論及中…
周克浩 著
《周易》作為一部具有深度的古著,一直以來令人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本書對《周易…
郜積意 撰
章以三卷本《京氏易傳》為對象,討論《京傳》建候積算之例以及六日七分與八宮…
康中乾 著
本書初版名為《魏晉玄學》,于200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23年崇文書局再版,…
[明]王守仁 撰、蕭無陂 導讀注譯
《傳習錄》是王陽明與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對話、書信的匯集,包含了王陽明的主…
楊國榮
本書通過對“事”的多維度考察,展示了把握現(xiàn)實存在的獨特…
郭齊勇
析其體系,摭其英華,分神游玄圃、衡論人文、獨立學思、學以成人四編,立體呈…
楊朝明
王振復 著
《周易》乃中國文化之源,其之成為一種“學”,且在中華民…
曹勝高
本書是《周易》的解讀書。作為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周易》采用陰陽變動的視角觀察…
余世存 著
這本書并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歷史作品,更像是一部小說,充滿了靈性和想象力…
楊儒賓
“原儒”指的是自堯舜以下直至孔子的圣賢及其儒思。儒門雖…
蔡仲德 著
本書初版名為《注釋與研究》,于1997年由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2023年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