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文學史國文國史三十年

國文國史三十年

國文國史三十年

定 價:¥39.00

作 者: 孔慶東 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理論

ISBN: 9787101082203 出版時間: 2011-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小16開 頁數(shù): 32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國文國史三十年(1)》以孔慶東2011年春夏在北大中文系開設(shè)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課程課堂錄音為底本,通過與作者的反復溝通,整理成書。整理時秉承實錄精神,力求再現(xiàn)原汁原味的現(xiàn)場氣氛,保留靈光乍現(xiàn)的思想火花?!秶膰啡辏?)》首次將場場爆滿的北大中文系王牌課程向大眾敞開,通過生動的講解揭示深邃獨到的思想,與讀者共同探討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國文、國史和國人?!秶膰啡辏?)》用生動幽默的語言,講解了從1917年到1949年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穿插講解其間重大歷史文化事件,評點胡適、陳獨秀、魯迅、郭沫若、張愛玲、沈從文等一批文化精英,揭秘1917年以來文學背后的政治斗爭,揭示出文學面紗背后冷酷的政治本質(zhì),指出中國文學就是中國政治的一面鏡子。最最吸引眼球的是孔慶東一針見血的時局點評,看似簡單、執(zhí)拗,口出狂言,但掩不住其文史知識的深厚和充滿哲理的獨到見解,這樣的點評在文中比比皆是,與市面上嘩眾取寵的歷史解讀書相比,這本書在生動幽默之外,極大地增加了深度。本書收藏曾慶龍先生的彩色插圖21幅,全部是充滿思想力量的圖文漫寫,特別幽默而智慧。

作者簡介

  孔慶東,祖籍山東的哈爾濱人,孔子第七十三代直系傳人。不把自己關(guān)在象牙塔里的北大教授,主攻現(xiàn)代文學,兼及家事國事天下事。平民立場,學者深度。有《47樓207》、《空山瘋語》、《超越雅俗》《正說魯迅》等著作。

圖書目錄

現(xiàn)代文學史序(溫儒敏)
第一講 每個字都可疑——什么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從何時開始
最保守的觀點
最新的觀點
什么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
什么是“文學”
什么是“中國”
什么是“現(xiàn)代”
怎樣看是否具有“現(xiàn)代性”
研究現(xiàn)代文學史要注意的問題
警惕漢學家思維,別不把自己當成中國人
到處喊“接軌”,“接軌”年間的三個問題
第二講 每個觀點都可疑——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性質(zhì)
現(xiàn)代文學的性質(zhì)
周作人:新文學真不是新玩意
郭沫若:新文學是民間與士大夫兩種形式的綜合統(tǒng)一
何其芳:新文學是舊文學的正當發(fā)展
胡適:中國這兩千年只有死文學
胡風:新文學是世界進步文學的支流
主流說與支流說的悖論
王瑤、唐弢、嚴家炎:新文學之新在于民主與無產(chǎn)階級革命
20世紀末:集體失語
20世紀末的努力:重寫現(xiàn)代文學史
現(xiàn)代文學的任務(wù):反帝反封建,改造民族魂
“現(xiàn)代”什么時候算完:1949?1976?
現(xiàn)代文學的美學特征:悲壯
抗戰(zhàn)分水嶺
第三講 中國文人的上輩子——兩千年文學回顧
現(xiàn)代文學與古代文學的區(qū)別
表現(xiàn)對象不同:“假自由人”農(nóng)民工與欺上瞞下的知識分子
創(chuàng)作手法不同:中國的“主義”忒多
通俗性與現(xiàn)代性的矛盾:道理講得再好,老百姓聽不懂咋辦
思維方式不同:人人神乎其神
現(xiàn)代文學與古代文學的相同之處
好作品都來自于滿腔郁悶——發(fā)憤著作
誰說好事都是你做的,壞事統(tǒng)統(tǒng)不許寫?——實錄精神
自古文人多情困——抒情意識
懂的人懂,不懂的永遠不懂——追求意境
中國古代文學的回顧
文學的起源:“杭唷杭唷派”與“哎喲哎喲派”
漢大賦與漢帝國:吹牛特有感染力
唐文學:我有一個偉大的夢想
宋代文學:都想給你上一課
元曲與明小說:時代不給力,神仙也白搭
晚清: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回光返照的近代文學
儒家文化的回光返照
中國近代的失敗,敗在精神
中國精神缺少了蠻性
語言是凝聚民族精神的工具
言文一致是中國五千年來的最大變革
民族國家是自我認同的精神共同體
富國強兵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語文出事了
文言不是單純的工具,更有審美價值
成也白話,敗也白話
白話恢復了中國的俠義精神
辛亥革命并未改變中國,現(xiàn)代文學拉開帷幕
第四講 天天都有新鮮事——文學革命的發(fā)生
1917,《新青年》開辟了文學革命的新時代
千萬別小瞧青年人
民主科學頂個“球”
一到亂世,孔子就被搬出來當神拜
蔡元培改革北大,《新青年》移民北京
獨裁下的民主
沒上過大學的梁漱溟也當上了北大教授
長辮子辜鴻銘的一夫多妻制
《新青年》的猛將們
“五四”運動不能簡單理解為反孔、反傳統(tǒng)
對傳統(tǒng)文化到底質(zhì)疑什么
文學革命的標志性文章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
為造勢,兄弟演雙簧
第五講 天下大亂了——文學革命的內(nèi)容
新舊文化大比拼
語言與載道:世界變壞了怎么辦
“拼我殘年,極力衛(wèi)道”
個性解放與人道主義
白話成為國語
整理國故運動:到底誰更有學問
北大“暴徒”的愛國行動:“五四”運動
新思潮
思潮毛毛雨,雨過地皮濕
無政府主義、新村主義和社會主義
新文學社團出現(xiàn)
新文體出現(xiàn)
拿作品說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新文體之一:再爛也是新詩
新文體之二:隨便的感想就是雜文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克服自身危機的偉大變革
第六講 誰也繞不過的魯迅
魯迅是中國20世紀文學的制高點
不重新解釋魯迅,社會就變不了
沒讀過魯迅和毛澤東,就閉嘴不要談中國
唯其偉大,故招來集中火力的批判
魯迅生平
原名不叫周樹人
中華民族的家道中落
讀野史樹立人民立場
祖父考場作弊,少年看透赤裸裸的人生真相
可憐的學歷:一個不能吸收真正人才的體制一定會亡
中國的癥結(jié)在于缺少愛與誠
健壯而麻木的中國人
婚姻:我可以不幸福,但母親不能不幸福
魯迅的井岡山時期
回國任教,辛亥革命換湯不換藥
假如歷史不給他機會:窩在教育部里的中層干部
假如人生沒有路:那就隨便找一條路先走走
老大出山:現(xiàn)代文學第一篇《狂人日記》
第七講 誰也夠不到的魯迅
吶喊時代
《狂人日記》:規(guī)定誰是精神病就是多數(shù)暴政
《孔乙己》:人人鑒賞別人痛苦的黑暗時代
《藥》:先覺者往往死于群眾之手
《我之節(jié)烈觀》:請給中國的女人一條活路
《阿Q正傳》:提醒那些健忘的國民
彷徨時代
新文化運動退潮,魯迅進入彷徨期
一個日本女人引發(fā)的兄弟失和
魏連殳:魯迅的精神側(cè)影
生命中最后十年的愛情:與許廣平相遇
30年代雜文:飛花摘葉皆可傷人
時代寓言《故事新編》
拼命做、隨便死
魯迅的精神
懷疑精神:于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
現(xiàn)實精神: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天堂里
絕望精神:于無所希望中得救
第八講 中國文人的第一次——早期新詩
新詩的萌芽:黃遵憲“我手寫我口”
早期新詩作品
《嘗試集》:胡適的第一次
會寫詩的不一定是詩人,詩人是一種氣質(zhì)
重要進步:沈尹默《月夜》
以欣賞古董的態(tài)度理解早期新詩
《小河》:新詩的第一首杰作
郭沫·若與新詩社
1921,新詩社成立
第九講 人人都在怒放——新詩的發(fā)展
人劍合一的純粹詩人郭沫若
詩集《女神》:鋪天蓋地的大破壞
《天狗》:如今的北大還有幾只這樣的天狗嗎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不可抑制的沖動
《爐中煤》:祖國,就像我深愛的姑娘
湖畔詩派:《妹妹你是水》
精煉的小詩
純美的冰心:永遠生活在童話里
充滿哲思的宗白華
馮至:現(xiàn)代中國最杰出的抒情詩人
理性的愛情詩:《我是一條小河》
外冷內(nèi)熱的愛情詩:《蛇》
第十講 個個都是文曲星——新月派與象征派
新月派:一個死在天上,一個死在水里,一個死在槍下
重建詩歌的新月派
中文系的一種罵人方式:這人喜歡徐志摩
新詩的實驗工程師朱湘
中國早期象征派:詩歌就要讓人讀不懂
穆木天:透明是不美的
農(nóng)民詩人臧克家
雨巷詩人戴望舒
后記:我講現(xiàn)代文學史(孔慶東)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