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印度充滿神話色彩的史詩《梨俱吠陀》中,記錄了上古時代曾經有過的“三個大陸”。其中一個鄰近印度的大陸因火山爆發(fā)而被撕成了碎片,沉入印度洋深處。根據另一部史詩《羅摩衍那》的記載,只有少數生還者到達了印度,成為被后世稱為婆羅門的精英階層。 這塊沉沒的的大陸被一些學者認為是與亞特蘭蒂斯齊名的利莫里亞大陸。至于另一個大陸,則被認為是姆大陸。但由于考古證據的嚴重缺失,這三個大陸的真相一真處于重重謎霧之中。不論是在時間的向度上(哪一個大陸的歷史更早?或者,其中的兩個乃至全部三個都是同時存在的?),還是空間的維度上(它們各自的具體位置在哪兒?),學術界都各執(zhí)一詞,莫衷一是。其中,爭議最大的是利莫里亞:有學者甚至認為它與姆(Mu)其實是同一個地方,是一個從印度洋延伸到太平洋的超級大陸。不過,與之相反的觀點也十分盛行,即:利莫里亞是一個與姆在時間與空間上都毫無聯(lián)系的大陸。這種理論認為,利莫里亞是印度洋史前文明的代表,是早期人類文明的搖籃,而姆是稍后的太平洋史前文明的代表。 本書作者經過長期的學術研究與大量的實地考察,從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地理學和地質學的多學科角度,全面梳理了從古至今關于利莫里亞/姆大陸及其文明的來龍去脈,穿越時間與空間組成的謎陣,追溯了一個可靠的史前超級文明的版圖。在本書中,作者通過大量的證據說明,利莫里亞是一個在史前某個時期真實存在的王國,其人民生活和諧,能用高技術控制天氣,能飛檐走壁甚至進行基因管理。作者斷言,在利莫里亞曾經展現(xiàn)的是一幅人類故土的或伊甸園的最初景象。在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之后,里莫利亞沉入大海,王國消失了,但部分幸存者仍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將他們的科學技術帶往了亞洲、波利民亞以及美洲。作者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利莫里亞人的孩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