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要過四大關:情、名、利、生死,此四關是人生所有煩惱的根源。 年輕的時候要過情關,過不去就可能影響一輩子。胡適先生很博學,但情關沒過好,與一個自己不愛的江東秀維持了一輩子“寂寞婚姻”,而與自己相愛的韋蓮司始終是銘心刻骨之痛;相反,郭沫若先生情關過得好,愛就愛個轟轟烈烈,走就走個瀟瀟灑灑,真可謂“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青壯年?時候要過名利關,窮達榮辱,富貴卑賤,全在此關。看不開就會因名而失身,看不破就會因利而亡命。到了年老時則要過生死關,放得下,生死只是個過程,笑臉相迎每一次日出;放不下;則身在世間心在地獄,恐懼如附骨之蛆,如影相隨。 但是。為什么我們面臨的問題總是相同的,而我們的生活卻千差萬別呢?原因就在于人性的差別。每個人的人性都不相同,從而相同的問題會給出不同的答案。造就完全不同的生活。所以,人性很重要,讀懂了人性,就讀懂了人;讀懂了人,就理解了事。三國時有個人名叫郭嘉,乃是曹操的第一謀臣,他料事如神。比方說,曹操三戰(zhàn)呂布,士卒疲倦,準備撤軍。郭嘉力主再戰(zhàn),而且斷定再戰(zhàn)必勝,結果呂布被擒。曹操征伐袁譚、袁尚,連戰(zhàn)連克,諸將士張再戰(zhàn),郭嘉主張撤軍,結果袁譚、袁尚兄弟禍起蕭墻,曹操漁翁得利。曹操戰(zhàn)袁紹,有人擔心孫策趁機偷襲許都,郭嘉說來不了;曹操征烏丸,有人擔心劉未趁機偷襲許都,郭嘉說不會來。事事都有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