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 論爭與明人氣質
二 明代戲曲理論批評論爭研究歷史分期與成就綜述
三 寫作思路
第一章 名家之爭
第一節(jié) 明人元曲名家論列概述
第二節(jié) 正本:從《中原音韻》說起
一 以散曲為主要依據收錄的樂府三百三十五章
二 以散曲小令為主的定格四十首
三 “傳奇”概念的嚴格使用
四 元人曲作中用韻情況的反證
第三節(jié) 清源:元曲四家與王實甫
一 何良俊與元曲四大家概念的形成
二 “樂府之難”原是詞家“剩技
三 “樂府之備”與元曲風格論
第四節(jié) 明代元曲名家之爭的深層原因探析
一 曲體分類的完善與曲學觀念的自覺
二 曲學風格的嬗變
第二章 名劇之爭
第一節(jié) 明代戲曲理論批評“名劇之爭”概述
第二節(jié) 何為“名劇”:“名劇之爭”相關概念辨析
一 戲曲創(chuàng)作題材與《西廂記》的骨肉之辯
二 《拜月亭》“三短”論得失檢討
三 名劇的原創(chuàng)性與完整性
第三節(jié) “名劇”何為:明人典型名劇的示范意義
一 “戲文派”用韻規(guī)律的內耗
二 雅俗兼濟的語言
三 教化與情感的統(tǒng)
附論 北曲【越調·綿搭絮】譜式輯考
一 北曲曲譜【綿搭絮】譜式輯錄
二 有關北曲【綿搭絮】譜式首四句協(xié)韻與否之爭議
三 有關北曲【綿搭絮】譜式其他爭議
第三章 意法之爭
第一節(jié) 湯顯祖與沈琮曲學理論概觀
一 湯顯祖曲論述評
二 沈綠曲論述評
第二節(jié) 湯沈之爭辨析與“雙美”理論
一 曲學分歧與“相爭幾于怒詈
二 湯沈之辯概觀
三 論辯共識與“意法雙美”
第三節(jié) 古典戲曲理論“意法之爭”背景下的
“湯沈之爭
一戲曲用韻規(guī)律的轉捩
二才思與格調:意法之爭與明代文學復古思潮
第四章 行戾之辨
第一節(jié) “行戾之辨”理路下戲曲藝術生產人員的“二分”構成
第二節(jié) 明代戲曲藝術生產人員“二分”理念的嬗變
一 從文本中心到舞臺中心
二 文辭與本色
第三節(jié) 詩樂緊張關系與行家、戾家的結合
一 行戾的二分與詩樂關系的緊張
二 明代戲曲創(chuàng)作過程中行家與戾家、文人與藝人的結合方式
三 文人與藝人的聚散以及文本與舞臺的離合
附論 良家戲與戾家戲:朱權戲曲表演主體“二分”表述的合理成分
一 良家子弟與古代樂籍制度
二 朱權“良家子弟戲”統(tǒng)緒相關史料鉤沉
三 戲劇起源與朱權“良家子弟戲”統(tǒng)緒的合理性
結語
一 六要素圖式與明代戲曲理論批評論爭研究
二 明代戲曲理論批評論爭的顯著特點
三 明代戲曲理論批評論爭的歷史地位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