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哲學的位置
◎免于浩劫和絕望中的智慧
第一節(jié) “思想助產術”——哲學的智慧
第二節(jié) 在物理學之后——什么是形而上學
第二章 古典哲學的歷史地圖
◎找尋思想之源的放大鏡
第一節(jié) 莊子的蝴蝶
第二節(jié) 哲學家的城邦
第三節(jié) 教父的修道院
第四節(jié) 斯賓諾莎的鏡片
第三章 人與大學:哲學的提問方式
◎開啟理智大門的鑰匙
第一節(jié) 認識你自己
第二節(jié) 永遠的大學
第四章 上帝是誰
◎偉大睿智的秩序創(chuàng)造者
第一節(jié) 上帝的證明方式和途徑
第二節(jié) 神學家阿奎那的宇宙論論證
第三節(jié) 大教主安瑟倫的本體論證明
第四節(jié) 神學的婢女與上帝的微笑
第五節(jié) 上帝之死
第五章 “我”知道什么
◎存在與感知中的沉思
第一節(jié) 柏拉圖的“洞穴”
第二節(jié) 笛卡兒的“沉思”
第三節(jié) 王陽明的花
第四節(jié) 奧卡姆的剃刀
第五節(jié) 休謨的難題
第六章 人是什么
◎游走于萬物的自由精靈
第一節(jié) 人是萬物的尺度
第二節(jié) 人是機器
第三節(jié) 人是立法者
第四節(jié) 人是超人
第五節(jié) 人是分裂的
第六節(jié) 人就是自由本身
第七節(jié) 人總是要死的
第八節(jié) 人的終結
第七章 用哲學統(tǒng)一德國
◎透視歐陸哲學的大本營
第一節(jié) 一個“遲到的國家”和它的思想
第二節(jié) 德國的古典哲學傳統(tǒng)
第三節(jié) 康德——鐘表里的革命
第四節(jié) 黑格爾和他的同學們
第五節(jié) 黑格爾的追隨者——“青年黑格爾”派
第八章 現代哲學:回到事情本身
◎聚焦不同身影的凹透鏡
第一節(jié) 胡塞爾——作為“嚴格科學”的哲學
第二節(jié) 海德格爾——詩意地接近事物
第三節(jié) 西西弗斯的神話
第四節(jié) 解釋學的循環(huán)
第九章 哲學與語言
◎沖撞理智符號的思維之家
第一節(jié) 白馬非馬
第二節(jié) 存在、語言與邏各斯
第三節(jié) 不可言說怎么辦
第四節(jié) 語言學的介入
第十章 哲學與倫理學
◎端視苦樂良善的人生
第一節(jié) 倫理學與絕對命令
第二節(jié) 苦樂的計算
第三節(jié) 倫理的實例——為什么禁止克隆人
第十一章 哲學的終結
◎洞見“文化財產”的嬗變
第一節(jié) 后現代思想的興起
第二節(jié) 解構主義:哲學的碎片
第三節(jié) 知識考古學
第四節(jié) 哲學的終結與未來
附錄一 大師書單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