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思想的碰撞》是一場遠東和遠西的相遇——中國作為歐洲的他者,是弗朗索瓦·于連以及本書中作者思考的對象。他們認為,哲學應當謹慎地研究中國,一點一點地剝除西方投射在中國身上的牽強色彩,看看中國究竟如何抵制西方的分析;找出西方是如何碰壁,碰的是什么壁,以及為什么中國會對西方無動于衷。《中歐思想的碰撞》作者們擺脫了舊有的習慣,把中國作為一個理論分析的概念,以提出疑難的方式,重新確立一些哲學的重大問題(比如哲學的邊界、宗教的真理、罪惡、普遍事物等);并自然而然地從藝術上繼續(xù)對疑難進行分析,探索“無形”的“大象”和不可能的“裸體”。然后又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對交流、經營、管理進行了思考,打開這些領域的大門,讓人們聽聽中國有關效率的思想。這里既有迂回,又有暗示;既講過程,也講功效。相遇是必要的,是有積極意義的。它讓歐洲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以保持文化和思想上的特點和尊嚴。同時,中國也應該以他者為參照,以更好地看清楚自己,而不是只一味地認為別人的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