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書齋一日
白發(fā)
書桌
時光
往事如“煙”
除夕情懷
大地震給我留下什么?
馬年的滋味
自然
逼來的春天
苦夏
秋天的音樂
冬日絮語
珍珠鳥
挑山工
黃山絕壁松
綿山奇觀記
世界
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
精神的殿堂
翁弗勒爾
三千道瀑布
古希臘的石頭
永恒的敵人
——古埃及文化隨想
燃燒的石頭
——羅丹的私人化雕塑
最后的梵·高
——(1888年2月21日一1890年7月29日)
人物
致大海
——為冰心送行而作
記韋君宜
風景里的山峰
——悼李景風
懷念老陸
大話美林
仲爺祭
哀謝晉
進天堂的吳冠中
誰能萬里一身行?
寫作
夕照透入書房
命運的驅使
終結“文革”
靈魂的巢
——《馮驥才的天津》序
傳統(tǒng)文化的惰力和魅力
文學的生命
——《馮驥才·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序
《散花集》序
行間筆墨
藝術
靈感忽至
作畫
水墨文字
繪畫是文學的夢
文人的書法
我與CN明上河圖》的故事
民間審美
關于敦煌樣式
——為紀念藏經洞發(fā)現百年而作
文化
大雪人絳州
細雨探花瑤
——隆回手記之二
草原深處的剪花娘子
賀蘭人的唱燈影子
手抄竹紙
——隆回手記之三
大理心得記
羌去何處?
廢墟里鉆出的綠枝
思考
“文革”進入了我們的血液
——《一百個人的十年》新版序言
魯迅的功與“過”
——國民性批判之批判
文化責任感
中國城市的再造
——關于當前的“新造城運動”
文化可以打造嗎?
挽住我的老城
老街搶救紀實
莊重的宣布
——在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新聞發(fā)布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