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新法令》將“新政”十年生效的法律法規(guī)按照類別匯編,使得湮沒于浩繁奏章中的成文法公之于眾,這包含近代法精神的舉措竟出自一民間出版機構,它無疑獨領了那個時代的政治風騷,至1911年已連續(xù)五次再版,所引起的轟動是可想而知的;同時,全部55冊300余萬字的圖書規(guī)模,在今天激光照排、膠版印刷、裝訂聯(lián)動的時代的確不算什么大的工程,而考慮到一百年前鉛與火的出版條件,其工程的系統(tǒng)龐雜和操作難度是我們今天難以想見的。這皇皇巨著一經問世,就成為我們這個民族長久擁有的?筆精神財富,它給我們的啟示在于,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艱難復興的鮮明歷史基點就是:始終需要保有一份對外開放,向先進學習的心態(tài)。與清政府那半推半就的改制形成鮮明對比,那一代商務人表現(xiàn)出的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是中國社會一百多年來雖多經磨難但終能於汝于成的真正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