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SAP系統(tǒng)配置工具
1.1 SAP簡介
1.1.1 SAP產品
1.1.2 SAP專用術語
1.2 系統(tǒng)定制的新方法
1.2.1 SAP系統(tǒng)環(huán)境
1.2.2 傳榆.
1.3 后臺實施指南
1.3.1 進行表格維護和定制的其他方法
1.3.2 查找要配置的表
1.3.3 數據瀏覽器和一般表格的顯示
14SAPServiceMarketplace
1.5 小結
第2章 企業(yè)FI模塊架構
2.1 會計科目表
2.2 會計年度變式
2.3 記賬期間變式
2.4 公司代碼配置
2.4.1 通過復制現有的公司代碼創(chuàng)建新的公司代碼
2.4.2 跨國公司配置
2.5 業(yè)務范圍
2.6 功能范圍
2.6.1 功能范圍組織單元
2.6.2 功能范圍替代
2.7 高級有效性檢查和替代配置
2.7.1 有效性檢查
2.7.2 替代
2.7.3 設置用戶出口程序
2.7.4 有效性檢查和替代
2.8 銷售稅
2.9 小結
第3章 總分類賬
3.1 會計科目表續(xù)
3.1.1 科目組
3.1.2 配置總賬科目主記錄
3.2 總賬科目的復制和傳輸
3.3 字段狀態(tài)組
3.4 記賬碼設置
3.5 自動科目確定
3.6 公司間記賬的自動科目分配
3.6.1 MM自動科目分配
3.6.2 SD自動科目分配
3.7 會計報表版本
3.8 總賬顯示配置
3.8.1 行項目格式
3.8.2 特殊字段
3.8.3 排序變式
3.8.4 總計變式
3.9 默認的記賬金額和容差組
3.10 編號范圍和憑證類型
3.10.1 編號范圍
3. 10.2 憑證類型
3.10.3 業(yè)務默認的憑證類型和記賬碼
3.10.4 快速輸入界面
3.11 小結
第4章 應付賬款
4.1 開戶銀行和賬戶
4.1.1 銀行賬戶總賬結構
4.1.2 支票組和作廢原因代碼
4.2 付款程序配置
4.3 公司代碼信息
4.4 付款公司代碼數據
4.4.1 國家支付方式
4.4.2 公司代碼支付方式
4.4.3 銀行選擇
4.5 供應商主數據
4.6 小結
第5章 應收賬款
5.1 支付條款和利息計算
5.2 原因代碼
5.3 默認科目分配
5.3.1 超收/欠收
5.3.2 現金折扣
5.4 應收賬款和員工容差
5.5 信用管理
5.6 客戶主記錄
5.7 小結
第6章 財務供應鏈管理
6.1 直接開票人
6.2 現金和流動性管理
6.3 流動性計劃員
6.4 托收管理
6.5 信用管理
6.6 小結
第7章 新總賬會計
7.1 新總賬會計概覽
7.2 新總賬會計的初始配置要求
7.2.1 配置新總賬會計
7.2.2 分類賬配置
7.2.3 平行會計核算
7.3 新總賬中的主數據
7.4 小結
第8章 企業(yè)管理會計模塊的結構
8.1 成本控制范圍
8.1.1 成本控制范圍的定義
8.1.2 激活組件/控制標識
8.1.3 向成本控制范圍分配公司代碼
8.1.4 向成本控制范圍分配編號范圍
8.2 經營范圍
8.2.1 經營范圍的定義
8.2.2 維護管理會計模塊版本
8.3 小結
第9章 成本要素會計
9.1 成本要素類型
9.1.1 初級成本要素分類
9.1.2 次級成本要素分類
9.2 自動創(chuàng)建成本要素
9.2.1 定義默認設置
9.2.2 定義批處理會話
9.2.3 執(zhí)行批處理會話
9.3 手動創(chuàng)建成本要素
9.4 應計/遞延成本
9.4.1 成本要素百分比法
9.4.2 間接費用表的創(chuàng)建:復制
9.5 統(tǒng)馭賬
9.5.1 激活統(tǒng)馭賬
9.5.2 確定清賬科目
9.5.3 維護自動統(tǒng)馭過賬科目
9.5.4 為統(tǒng)馭業(yè)務分配編號范圍
9.5.5 統(tǒng)馭賬的成本流
9.6 CO模塊更新的說明
9.6.1 真實過賬和統(tǒng)計過賬
9.6.2 更改和其他主題
9.7 小結
第10章 CCA
10.1 CCA配置的介紹
10.2 CCA的標準層次結構
10.2.1 增加新的層次結構節(jié)點
10.2.2 修改、移動和刪除層次結構節(jié)點
……
第11章 內部訂單會計
第12章 獲利能力分析
第13章 利潤中心會計
第14章 投資管理
第15章 FI結賬管理
附錄本書所用事務碼、表格和程序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