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似乎中國人的每一種心志和情感,都被唐詩宋詞吟詠過了。這話說得并不為過,隨手翻開詩詞,都會遇到一些語句,直奔你心靈當中最柔軟、最脆弱的地方,使你為之感動。而宋詞比起唐詩,隨著大唐氣象漸轉為纏綿婉弱的文人風致,更多添了一份曲轉柔腸。李清照曾說:“詞別是一家。”最初,在宋代的詞人中,歐陽修這樣的七尺男兒也會效仿小女兒寫出:“淚眼問花花不語,落紅飛過秋千去?!苯K于蘇軾開始讓關西大漢用銅琵琶彈唱:“大江東去浪淘盡”。這就是宋詞,有詞人滿腔的愛國熱血,也有詞人脈脈的兒女情長;有“談笑洗盡古今愁”的豪邁,也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畫意。就連余秋雨也曾感嘆:“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鼻甑乃卧~,那種風韻,那種凝重,需要用真心去體會、去承載。然而,人類文明的進步,數(shù)字時代的到來,使那個精致玲瓏的朝代,漸漸濃縮成淡淡的身影。充足的物質讓我們安逸,快餐文化的泛濫、語言的蒼白晦暗,讓豪放、婉約早已成為遠逝的背景。黯然回首,鋼筋水泥的叢林,市井巷陌的熙熙攘攘,使暗香疏影早已成為滄海桑田,在墨香古卷的文字中沉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