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結構結構抗震性能設計理論與方法

結構抗震性能設計理論與方法

結構抗震性能設計理論與方法

定 價:¥50.00

作 者: 染興文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建筑結構

ISBN: 9787030302489 出版時間: 2011-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梁興文所著的《結構抗震性能設計理論與方法》較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結構抗震性能設計的理念、理論框架和基本方法,主要內(nèi)容包括:結構抗震性能設計的理論框架和實現(xiàn)性能設計理念的主要方法;結構靜力彈塑性分析方法;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帶加強層高層建筑結構和消能減震結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其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譜方法、多性能目標控制設計方法、考慮高振型影響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方法、基?剪力墻結構頂點位移角限值的剪力墻截面變形能力設計方法等內(nèi)容為《結構抗震性能設計理論與方法》作者提出?!督Y構抗震性能設計理論與方法》可供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專業(yè)的研究生以及土木工程專業(yè)的高年級學生參考,也可供從事工程設計的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結構抗震性能設計理論與方法》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抗震設計方法的演變
    1.1.2  基于力的設計方法存在的問題
    1.1.3  基于陛能的抗震設計?法的提出
  1.2  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方法的發(fā)展
    1.2.1  基于變形校核的設計方法
    1.2.2  基于變形能力計算的設計方法
    1.2.3  基于規(guī)定變形的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
第2章  結構性能抗震設計理論與方法
  2.1  結構性能抗震設計的理論框架
    2.1.1  地震設防水準
    2.1.2  建筑物的性能水準
    2.1.3  結構性能目標
    2.1.4  實現(xiàn)結構抗震性能目標的設計方法
  2.2  等效單自由度體系
    2.2.1  等效質(zhì)量、等效位移和等效剛度
    2.2.2  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
  2.3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方法
    2.3.1  基本思路及步驟
    2.3.2  幾點補充說明
  2.4  基于變形校核的設計方法
    2.4.1  能力譜法
    2.4.2  我國抗震設計規(guī)范建議的性能設計方法
    2.4.3  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的設計譜方法
  2.5  基于變形能力計算的設計方法
    2.5.1  羅文斌、錢稼茹建議的方法
    2.5.2  錢稼茹、徐福江建議的方法
    2.5.3  呂西林、周定松等建議的方法
  參考文獻
第3章  結構靜力彈塑性分析
  3.1  基本原理和方法
    3.1.1  靜?彈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
    3.1.2  目標位移
    3.1.3  水平荷載的加載模式
    3.1.4  實施步驟
  3.2  適應譜推覆分析方法
  3.3  模態(tài)推覆分析方法
    3.3.1  單自由度彈性體系的地震反應
    3.3.2  多自由度彈性體系的地震反應及推覆分析
    3.3.3  多自由度非彈性體系的地震反應及推覆分析
    3.3.4  對模態(tài)推覆分析方法的幾點改進
  參考文獻
第4章  框架和框架一剪力墻結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
  4.1  結構性能水平劃分及評價指標
  4.2  框架結構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
    4.2.1  基于損傷控制極限狀態(tài)的設計
    4.2.2  多性能目標控制設計
    4.2.3  框架結構考慮高振型影響的設計方法
    4.2.4  框架結構層間屈服位移的計算
  4.3  框架-剪力?結構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
    4.3.1  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初步設計
    4.3.2  基于損傷控制極限狀態(tài)的設計
    4.3.3  多性能目標控制設計
    4.3.4  框架-剪力墻結構考慮高振型影響的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
第5章  剪力墻結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
  5.1  引言
  5.2  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墻性能設計理論的試驗研究
    5.2.1  試驗研究思路
    5.2.2  試驗概況
    5.2.3  荷載-位移滯回曲線
    5.2.4  性能指標
    5.2.5  試驗研究的主要結論
  5.3  剪力墻截面承載力分析
    5.3.1  剪力墻正截面承載力
    5.3.2  剪力墻塑性鉸區(qū)受剪承載力
    5.3.3  剪力墻斜截面受剪承載力
  5.4  剪力墻結構的層間側移分析
    5.4.1  結構的側移與變形控制
    5.4.2  剪力墻結構的層間變形
    5.4.3  剪力墻結構的變形控制
  5.5  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
    5.5.1  基于損傷控制極限狀態(tài)的設計
    5.5.2  多性能目標控制設計
  5.6  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考慮高振型影響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
    5.6.1  概述
    5.6.2  考慮高振型影響的剪力墻結構直接僚于位移的抗震設計方法
    5.6.3  剪力墻結構的彈性剛度選取
    5.6.4  剪力墻結構設計地震力取值
    5.6.5  算例及分析
  5.7  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評估
    5.7.1  單自由結構性能評估方法
    5.7.2  剪力墻結構性能評估
    5.7.3  高層建筑結構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評估
  5.8  剪力墻截面變形能力設計
    5.8.1  基于位移延性的剪力墻截面變形能力設計
    5.8.2  基于剪力墻頂點位移角的剪力墻截面變形能力設計
    5.8.3  基于塑性轉(zhuǎn)角需求的剪力墻邊緣構件設計
  參考文獻
第6章  帶加強層高層建筑結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
  6.1  引言
    6.1.1  帶加強層高層建筑結構
    6.1.2  簡化靜力模型及待研究的問題
    6.1.3  基于結構性能的抗震設計
  6.2  帶加強層高層建筑結構的受力性能及加強層剛度限值
    6.2.1  簡化模型的靜力分析
    6.2.2  靜力分析模型及其原型
    6.2.3  結構受力性能的影響因素分析
    6.2.4  對結構內(nèi)力的影響分析
    6.2.5  時程分析
    6.2.6小結
  6.3  帶加強層高層建筑結構的性能水準劃分及評價指標
    6.3.1  概述
    6.3.2  性能水準的劃分
    6.3.3  帶加強層高層建筑結構的層間側移
    6.3.4  性能水準的量化
    6.3.5  小結
  6.4  帶加強層高層建筑結構地震力的簡化計算
    6.4.1  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6.4.2  帶加強層結構的特點
    6.4.3  多自由度與單自由度體系的等效原理
    6.4.4  等效地震作用的計算步驟
    6.4.5  計算實例
    6.4.6小結
  6.5  帶加強層高層建筑結構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
    6.5.1  直接基于位移抗震設計的關鍵問題
    6.5.2  結構的目標側移模式
    6.5.3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步驟
    6.5.4  算例
    6.5.5  小結
  6.6  帶加強層高層建筑結構基于能力譜法的抗震設計
    6.6.1  能力譜法的幾個問題
    6.6.2  模態(tài)推覆分析振型數(shù)量
    6.6.3  帶加強層結構基于能力譜法的抗震設計步驟
    6.6.4  算例
    6.6.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消能減震結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
  7.1  引言
    7.1.1  傳統(tǒng)抗震理論
    7.1.2  結構控制理論
    7.1.3  結構控制方法
  7.2  阻尼器的力學特性及基本參數(shù)
    7.2.1  消能裝置的類型和性能
    7.2.2  各種消能裝置的恢復力模型
  7.3  消能減震結構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
    7.3.1  消能裝置等效線性化基本原理
    7.3.2  消能減震結構基于位移的設計流程
  7.4  消能減震結構基于能力譜法的抗震設計
    7.4.1  推覆分析中側向力分布模式
    7.4.2  滿足性能目標所需的附加阻尼比
    7.4.3  結構中附加阻尼器的分布
    7.4.4  設計流程
    7.4.5  實例分析
  7.5  消能減震結構的抗震性能評估
    7.5.1  建筑抗震性能評估的4種方法
    7.5.2  消能減震結構的4種評估方法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