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篇
第一章 牙周組織的發(fā)育與修復
第一節(jié) 牙周組織的發(fā)育
一、外胚間充質誘導牙周組織發(fā)育
二、牙齦的發(fā)育形成
三、牙周膜的發(fā)育形成
四、牙骨質的發(fā)育形成
五、牙槽骨的發(fā)育形成
第二節(jié) 牙周組織的修復
一、牙周組織的生物學特點
二、牙周組織的修復
三、牙槽骨的改建
第二章 牙周微生物學
第一節(jié) 牙周微生物學的發(fā)展歷史
一、牙周微生物病因學的提出和證據
二、牙周微生物病因學觀點的變遷
第二節(jié) 牙菌斑生物膜研究進展
一、牙菌斑的現代概念
二、生物膜研究進展
第三節(jié) 牙周致病菌及其致病機制的研究
一、牙周致病菌的現代概念
二、牙周致病菌的致病機制
三、微生物學療效判斷
第四節(jié) 牙周微生物學的發(fā)展方向
一、當前牙周病微生物病因學尚未解決的問題
二、牙周微生物研究的新技術
第三章 牙周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宿主免疫
第一節(jié) 牙周組織中的宿主先天性免疫防御及炎癥反應
一、固有免疫屏障
二、固有免疫細胞
三、固有免疫成分
四、牙周病與先天性免疫
第二節(jié) 牙周組織中的宿主獲得性免疫防御及炎癥反應
一、淋巴細胞、抗原與抗原識別受體
二、B細胞功能與牙周病
三、T細胞功能與牙周病
第三節(jié) 宿主易感性與牙周病發(fā)生的關系
一、“危險因素”和“宿主易感性”觀點的提出
二、不可干預性危險因素的研究
三、可干預性危險因素的研究
第四章 牙周醫(yī)學
第一節(jié) 口腔病灶感染學說的演變
第二節(jié) 牙周炎對全身疾病的影響及其可能機制
一、牙周炎與心腦血管疾病
二、牙周炎與糖尿病
三、牙周炎與早產低出生體重兒
四、牙周炎與急、慢性呼吸道感染
五、牙周炎與肥胖
六、牙周炎與類風濕關節(jié)炎
七、展望
……
第五章 牙周病的診斷與預后判定
第六章 牙周組織的修復和再生
臨床篇
第七章 牙周病的非手術治療
第八章 牙周病手術治療
第九章 牙周炎的綜合治療
第十章 牙周病與咬合創(chuàng)傷
第十一章 牙周病的臨床科研
第十二章 醫(yī)學科研論文的寫作與投稿
附錄 牙周病學研究常用的實驗室方法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