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黨政讀物治國為政需讀史

治國為政需讀史

治國為政需讀史

定 價:¥48.00

作 者: 劉丹忱 著
出版社: 中央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黨政讀物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7331134 出版時間: 201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 299 字數:  

內容簡介

  劉丹忱編著的《治國為政需讀史》精選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例,力求聚集其零珠碎玉,使這些有共性的東西能夠跨越時間和地域的阻隔而提供給各位領導干部以借鑒和參考。這里既有科學,又有藝術?!吨螄鵀檎枳x史》希望用宏觀的眼光去看歷史發(fā)展的軌跡,而不是著眼于小處的是非,這并不是說細節(jié)不重要,而是主張從諸多細節(jié)處得出宏觀的歷史結論。在智者眼中的歷史,更多的是躬身入局,以前人之力來把脈現(xiàn)時代。希望我們的領導干部們能夠通過讀史、學史而成為治國為政的智者。我們在點評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緣由的同時,力求運用唯物史觀探索出一些帶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

作者簡介

暫缺《治國為政需讀史》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歷代政治家的讀史與學史
  一、歷史是政治家們治國為政的智慧之源
  二、唐太宗讀史、用史與“貞觀之治”
  三、司馬光鑒前世、考當今,編著《資治通鑒》
  四、康熙帝為經世治國而學史、用史、修史
  五、毛澤東以史為鑒建國治國
  六、把握歷史規(guī)律,引領時代潮流
第二章 領導干部的讀史、學史與用史
  一、為什么必須讀史、學史和用史
  二、讀史、學史、用史的目的和新特點
    (一)讀史、學史和用史的目的
    (二)讀史、學史的內容和廣度
    (三)學史、用史的各種方式、方法和基礎性工作
  三、當代中外政治家學史、用史的典型事例
    (一)江澤民的“思接千載”
    (二)不忘“向后看”歷史的俄羅斯領導人普京
    (三)精通世界歷史的外交奇才基辛格
  四、領導干部讀、學哪些歷史和學習的內容、方法
    (一)讀、學中外通史
    (二)讀、學中外近現(xiàn)代史、中共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三)讀分類史: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教育史、宗教史、思想史、民族史、科學技術史、水利史、農業(yè)發(fā)展史等等
    (四)讀專題史:朝代史、帝王史、地方史志?野史、筆記或歷史小說、影視作品
第三章 學歷史與為政之道
  一、以人為本
    (一)“載舟覆舟”君民一體——唐太宗忌割肉充饑、唐玄宗過河不拆橋
    (二)堅持真理以人為本——胡耀邦破禁錮求解放,平反冤假錯案
    (三)國富民窮難以為國——隋煬帝殘暴百姓,貯糧資敵
  二、重視民生
    (一)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仲的富民之策
    (二)革新改制減負安民——張居正行“一條鞭法”
    (三)立國之道在于富民——唐甄藏富于民的存言
  三、王道與霸道
    (一)猛進和苛嚴的霸道治國——商鞅強硬改革的得與失
    (二)王道成就偉業(yè)——光武帝以柔術得天下、治國家
    (三)寬大無邊的王道政治——粱武帝的亂政之舉
第四章 學歷史與用人之道
  一?研究用人之道
    (一)聚才創(chuàng)業(yè)——非常之人成非常之功
    (二)吏不得人——用人不力,事業(yè)失敗
  二、考察識別
    (一)選賢任能——不計出身,豁達寬容,授權重用
    (二)選才標準——德才兼?zhèn)?mdash;—以德為本,深容重廉,唯才是舉
    (三)知人善任——全面辯證地識別人才
    (四)不拘一格選人才——依據才能,選用提拔
  三、安排使用
    (一)量才任人——慧眼順勢,用屬所長
    (二)用其所長——才盡其用,風雨同舟,合謀國是
    (三)放權用人——委以重任,人才輩出,投桃報李
    (四)和而不同的人才格局——異曲同工,交響上乘,和衷共濟
    (五)任人唯親嫉賢妒能——以“我”劃線,必怨聲載道,自食其?
  四、培養(yǎng)教育
    (一)培育干部——用人的基礎和前提
    (二)人才培養(yǎng)事業(yè)大計——歷史上先哲和政治家重視人才培養(yǎng)
    (三)培養(yǎng)造就人才無可比擬的功績——毛澤東培養(yǎng)整整一代人的重大歷史貢獻
    (四)新時期干部教育——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提高干部素質
  五、監(jiān)督檢查
    (一)歷史上可借鑒的考察干部的經驗——林則徐從政務、業(yè)績中考察下屬
    (二)干部的監(jiān)督檢查和績效考評——客觀、全面、公正、嚴格地對待干部
  六、評鑒獎懲
    (一)獎勵清正廉明、浩己奉公的官員——康熙表彰清官于成龍
    (二)當嚴必嚴,懲一儆百——司馬穰苴治軍
第五章 學歷史與為政謀略
  一、戰(zhàn)略戰(zhàn)術
    (一)不失時機多謀善斷定決策——郭嘉的多謀善斷
    (二)奪取政權的戰(zhàn)略方針——朱元璋的“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三)守成開拓改革——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四)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謀略終將失敗——投機一生,專事權衡得失的袁世凱
  二、政策策略
    (一)剛柔結合為政良方——子產論治國政策上的寬猛相濟
    (二)勇于罪己利在后世——漢武帝頒《輪臺罪己詔》
    (三)施政以寬造福百姓——“戰(zhàn)勝還是安定?”龔遂施政以寬造福一方
    (四)示以信任放手重用——漢光武帝與“大樹將軍”
    (五)大智若愚韜光養(yǎng)晦——劉備身處逆境的韜光養(yǎng)晦之計
    (六)調和各派平衡共處——武則天政策和策略上的“平衡術”
    (七)恐怖暴政沒有出路——明朝歷代特務統(tǒng)治
  三、方式方法
    (一)廣開言路免被蒙蔽——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不戀棧”知進退——李靖全福以終
    (三)巧妙批評利于采納——狄仁杰的諫諍藝術
    (四)具慧眼交益友——張之洞“官勢常青”的成勢秘訣
    (五)造輿論奪聲勢聚部眾——曾國藩以保衛(wèi)傳統(tǒng)文化為號召的造勢術
    (六)成大事需勢重——光緒帝失勢而致變法失敗
    (七)近小人而遠賢者終失江山——宋徽宗不務正業(yè)重用奸佞
第六章 學歷史與提高素質能力
  一、知識學養(yǎng)水平
    (一)武備兼文韜勤學成大器——呂蒙中年發(fā)奮苦學,奇計擒“武圣”
    (二)阻燒殺屠城倡文治建國——博學多識的耶律楚材使中華文明免遭空前劫難
    (三)淵博學養(yǎng)革新教育人世楷模——學貫中西的蔡元培塑造出北大的“兼容并包”
    (四)不務正業(yè)怠于政事誤國害己——溺于詩文的李后主國破身亡
  二、領導管理才干
    (一)親身下基層調研出實情——漢文帝親巡細柳營,比較下屬治軍優(yōu)劣
    (二)“勞謙君子”才干全面——毛澤東提出“我黨干部應學韋睿的作風”
  三、組織協(xié)調本領
    (一)重情義抓關鍵化矛盾——孫權以情感人、協(xié)調各方
    (二)找準核心組織各方協(xié)調內外——羅斯福以卓越的組織協(xié)調才能應對經濟危機
    (三)尊重地方領導顧全糧食全局——周恩來處理大家與小家的關系
  四、口才與寫作能力
    (一)知己知彼步步為營——諸葛亮說服吳主終成孫劉聯(lián)盟
    (二)熟諳專業(yè)知識口才文筆上乘——兼具雄辯才能和嚴謹文風的顧維鈞為中國贏得尊嚴
第七章 學歷史與加強品德操守
  一、道德品質
    (一)“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道德楷模周恩來
    (二)道德淪喪得逞一時——逢迎拍馬、詭計鉆營的袁世凱
  二、氣節(jié)精神
    (一)“留取丹心照汗青”——力挽危局、浩然正氣的文天祥
    (二)“茍利國家生死以”——置個人安危禍福于度外的林則徐
    (三)重名利折氣節(jié)——李斯首鼠兩端,酷刑身亡
  三、奉公守法
    (一)言行循禮制不因私廢公——唐太宗的內良佐長孫皇后
    (二)忠君憂國清廉守法——執(zhí)史巨擘的司馬光
    (三)勤儉治國正己率下——廉潔秉公的周恩來
  四、廉潔自律
    (一)節(jié)儉力行清廉自持——“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的晏嬰
    (二)靖邊功臣廉儉自守——“一錢不私己”的左宗棠
    (三)奢靡成風腐敗“斗富”——財色俱貪終致禍的石崇
    (四)貪腐危害傾覆國家——“和坤跌倒,嘉慶吃飽”
  五、管好配偶子女
    (一)為政者應修身齊家——駁紅顏禍水說
    (二)深明大義卓有遠見——幫助晉文公成就霸業(yè)的夫人齊姜
    (三)戒“無功而尊,不勞而祿”——觸龍說趙太后質子
    (四)妻賢夫禍少——嚴以誡夫的陳鴻廉內助
    (五)驕蠻兇妒亂政禍國——西晉滅亡的“禍水”賈南風
    (六)寄生特權坑人——八旗子弟的腐化墮落
第八章 學歷史與珍視歷史傳統(tǒng)
  一、挖掘古代治國理論,弘揚中華文明
    (一)中華文明在碰撞、交流和傳播中拂去歷史塵埃
    (二)中國古代治國思想的源流與要義
  二、儒學中闡發(fā)的優(yōu)良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
  三、弘揚諸子百家、前人先哲們的思想精華
  四、傳承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一)傳承民族文化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附:領導干部必備歷史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