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間(大致從1582年起),自從耶穌會士入華以來,掀起了歷史上首次真正的中西文化交流。在此之前,中外文化交流僅僅依靠雙方來去匆匆的使節(jié)、游行家、航海家、探險家與商人。耶穌會士們長期在華生活(最長者達50余年),或工作于明清宮廷、各地官府,或活動于名儒和士大夫之中,也有生活在貧民之中者。他們對中國文化有一種真正的理解,讀中文、習漢書、循漢禮,對中國有著透徹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他們的大量著作傳入西方之后,在西方掀起了一股強勁的“中國熱”,使中國從神話走向了現實。在對入華耶穌會士與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中,法國漢學界曾長期居于首位?!睹髑彘g耶穌會士入華與中西匯通》涉及法國入華耶穌會士們的入華過程以及他們在華的活動概況,此后便是有關中西哲學、政治文化觀、科技以及中國文明的西傳等方面的論述?!睹髑彘g耶穌會士入華與中西匯通》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耿昇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