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定 價:¥45.00

作 者: 王汎森 著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近代哲學/當代哲學

ISBN: 9787546339016 出版時間: 201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54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探討了從道光到1930年代約一百年間的思想學術變化中的幾個問題,對這一段歷史中比較為人所忽略的層面做了一些研究?! 吨袊枷肱c學術的系譜》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 “舊典范的危機”,作者考察了方東樹、邵懿辰、汪士鐸、太谷學派等各層知識分子的種種變化,以描繪出晚清內(nèi)部的思潮變動,作者對這一時期的細察說明“從道光以來,中國思想界便進入不安定期,每一種學問都因內(nèi)外的挑戰(zhàn),而產(chǎn)生了分子結構的變化。它們催化了后來一些范疇性的轉變?!币源藶閺埍?,作者在第二部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辯證”深入剖析了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傳統(tǒng)和反傳統(tǒng)的復雜關系,在第三部分 “新知識分子與學術社群的建立”中,討論了后科舉時代從“士”到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轉變,這些知識分子建立新“學術社會”的努力以及這個新“學術社會”的命運……

作者簡介

  王汎森中國臺灣云林人,l958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任職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先后擔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特聘研究員,期間曾任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并于200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章太炎的思想》(臺北:時報出版公司,l985)、《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Fu Ssu—nien:A Life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versity Press,2000)、《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2003)、《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主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2007)等書。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編 舊典范的危機
 方東樹與漢學的衰退
 清季的社會政治與經(jīng)典詮釋——邵懿辰與《禮經(jīng)通論》
 道咸年問民間性儒家學派——太谷學派的研究
 汪悔翁與《乙丙日記》——兼論清季歷史的潛流
 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
第二編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辯證
 從傳統(tǒng)到反傳統(tǒng)——兩個思想脈絡的分析
 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傳統(tǒng)因素——兼論思想的本質與思想的功能
 近代中國私人領域的政治化
 “思想資源”與“概念工具”——戊戌前后的幾種日本因素
 晚清的政治概念與“新史學”
 反西化的西方主義與反傳統(tǒng)的傳統(tǒng)主義——劉師培與“社會主義講習會”
 思潮與社會條件——新文化運動中的兩個例子
 近代知識分子自我形象的轉變
第三編 新知識分子與學術社群的建立
 一個新學術觀點的形成——從王國維的《殷周制度論》到傅斯年的《夷夏東西說》
 傅斯年對胡適文史觀點的影響
 什么可以成為歷史證據(jù)——近代中國新舊史料觀點的沖突
 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民國的新史學及其批評者
 “主義崇拜”與近代中國學術社會的命運——以陳寅恪為中心的考察
 附錄一思想史與生活史有交集嗎?——讀“傅斯年檔案”
 附錄二傅斯年與陳寅恪——介紹史語所收藏的一批書信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