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是南直隸蘇州府吳縣籍長洲(今蘇州)人,字猶龍,又字公魚、子猶,生于1574年(明萬歷二年),出身名門世家,馮夢龍除了寫詩文外,把主要精力傾注于歷史小說和言情小說的創(chuàng)作上,為我國文化寶庫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寶。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還有《新列國志》、《增補三遂平妖傳》、《古今烈女演義》、《智囊》、《古今談概》、《太平廣記鈔》、《情史》、《墨憨齋定本傳奇》,以及許多解經、紀史、采風、修志的著作,而以選編“三言”的影響最大、最廣。馮夢龍從小好讀書,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與封建社會的許多讀書人一樣,把主要精力放在誦讀經史以應科舉上。然而他的科舉道路卻十分坎坷,屢試不中。后來在家中著書,收了一個叫侯慧卿的歌妓,幫他收集民間文學資料。他的《桂枝兒》、《山歌》民歌集就是在那時創(chuàng)作的。直到崇禎三年(1630)馮夢友57歲時,才補為貢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訓導,七年(1634)升任福建壽寧知縣。四年后回到家鄉(xiāng)。其時天下動蕩,清兵南下,明朝江山搖搖欲墜。此時馮夢龍不顧七十高齡,奔走反清。清順治三年(1646)春憂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