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知識讀物張世英講演錄

張世英講演錄

張世英講演錄

定 價:¥36.00

作 者: 張世英 著
出版社: 長春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哲學知識讀物

ISBN: 9787544514606 出版時間: 201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至今30多年來,作者應邀到國內二三十所高等院校作學術講演數(shù)十次;到國外,或在國際學術討論會上發(fā)言,或在幾所大學作公開講演,共七八次;另外還在國內各種學術討論會或座談會上作過多次發(fā)言。這本《講演錄》雖然只能收錄了這些講演和發(fā)言中的一小部分,但大體上也能顯示作者近30年來的哲學足跡。改革開放之初約八九年的時間里,作者仍然在先前主攻的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黑格爾哲學的領域里耕耘,所以這本《講演錄》專列了“黑格爾哲學”一篇。80年代后期,作者的研究范圍逐漸轉向西方現(xiàn)當代哲學和中國古代哲學,兼及中西傳統(tǒng)文化,致力于中西哲學、文化如何結合的問題之研究。作者的目標集中到一點,就是想探索出一條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新方向、新途徑。作者把哲學定位為提高人生境界之學。作者主張把西方傳統(tǒng)文化中個體性自作者的“主體性”精神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崇奉的“萬物一體”(“天人合一”、“人作者無間”)的思想之中,建立作者所謂“萬物不同而相通”的“新的萬物一體觀”。作者想以此作為創(chuàng)建一種既注重群體意識又尊重個體性自作者的“和而不同”局面的理論基礎。作者希望讀者能從本《講演錄》第二篇“哲學與哲學史”篇(還有“博談雜議”篇)的一些講演中窺見作者的這點心跡,有興趣的讀者還可進而翻閱一下作者的其他專著,以具體了解作者的哲學觀和文化觀。作者把審美境界看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一個民族文化的最高標志,作者近些年來特別著力于美學思想的研究,這是本《講演錄》專列“美學篇”的意旨。附錄收錄了作者和一家報刊雜志記者的談話,內容也是以作者的哲學研究的心路歷程和作者個人所持的哲學觀點為主?!吨v演錄》所收錄的講演,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時,除個別情況外,都注明了引文出處。本書為簡明通俗起見,刪去了所有注釋。

作者簡介

  張世英1921年生,武漢市人。1946年畢業(yè)于昆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哲學系。1946-1952牟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1952年至今,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研究所講師、副教授、教授、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F(xiàn)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黑格爾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主編、中西哲學與文化研究會會長、全國西方哲學學科重點第一學術帶頭人。曾應邀到德國美因茲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日本京都大學作學術講演,到美國、瑞士、法國、德國參加學術會議并作學術報告或公開講演。主要著作有《我的思想家因》、《歸途:我的哲學生涯》、《張世英自選集》、《境界與文化》、《哲學導論》、《新哲學講演錄》、《天人之際》、《北窗囈語》、《進入澄明之境》、《張世英學術文化隨筆》、《解讀黑格爾精神現(xiàn)象學》、《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論黑格爾的邏輯學》、《黑格爾小邏輯譯注》、《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黑格爾辭典》(主編)等。

圖書目錄

前言
博談雜議篇
 開幕詞
 重讀馮友蘭的舊版《中國哲學史》
 頑石文化與鋼筋文化
 必須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
 《哲學導論》課程開講詞
 怎樣寫學術論文
 西方哲學東漸百年之反思
 淺談中西方思維方式的互補
哲學與哲學史篇
 西方哲學史上的主體性原則與中國哲學史上關于人的理論
海德格爾與道家
超越自我
康德和中國哲學
哲學的新方向
哲學的身份
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人生的四種境界
我和我們
美學篇
審美超越自由
藝術哲學的新方向
現(xiàn)實•真實•虛擬
從科學到審美
西方后現(xiàn)代藝術的哲學思考
黑格爾哲學篇
黑格爾《精神現(xiàn)象學》的“序言”
黑格爾國家學說中的“主體性”原則
黑格爾關于“反思”和對立統(tǒng)一的學說
黑格爾論人
精神哲學在黑格爾哲學體系中的地位
附錄 哲學乃提高人生境界之學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