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曾為《文化松江》寫過一篇序言。彈指間,僅年余時光。尹軍先生又推出了新作《文化松江》姊妹篇——《云間深處》。書稿沉甸甸的,頗有些份量,令我想起左宗棠的聯(lián)語:“讀破萬卷,神交古人。”拜讀之余,又感懷起艾青寫的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敝挥星橐缭崎g的赤子,才能年過五十依然筆耕不輟。尹軍非閑人,他在工作之余,朝夕伏案,于燈光點點中焊接起五年業(yè)余時間,一息尚存,不落風帆,義無反顧地走向云間深處。這種年復一年、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恰是文化自甘清貧、堅守理想的可敬之處。閱讀書中文章,幾乎都帶有據史而論、有感而發(fā)的文華風采,像松江菱、黃耳犬、放鵝莊、斗茶、石人等篇目,既似天際銀河清波,又如云間劃過的鶴鳴聲聲,讀來清瑯軒美。那些敘述云間書畫藝術成就的文章,文緒枝繁葉茂,文采搖曳多姿,思接干載,視通萬里,體現(xiàn)著上海之根的厚重底蘊。細心品讀《云間深處》中的諸多風云往事,如在蒼茫云海間坐聽天籟之音;聲音漸進,又像云浪滾滾,排闥而來,給人啟示、教益,乃至久遠的心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