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同:東北亞共同體建設新思維》的著述目的,就在于把東北亞地區(qū)的國際性共同體制即東北亞共同體社會的構想作為前提,在急速變化的國際社會中整理出新的國際秩序,探索出一條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國際合作的新路。這個主旨是,以我很長的時間里得到的經驗和知識以及感覺作基礎,以東北亞地區(qū)為中心,滿懷對世界歷史奔騰發(fā)展加以闡釋的沖動和對未來發(fā)展的信心,揮筆寫下《走向大同:東北亞共同體建設新思維》的內容。當然,同時還有很多感悟和體驗過的事例摻雜其中。此書分別以“覺醒”、“對策”、“展望”三個部分構成,試圖在三段論式的敘述中完成我所期盼的效果和目的。第一部“覺醒”,主要講述筆者通過偶然在中國遇見的一位韓裔美籍基督教的領導人,開始參與籌建延邊科技大學校舍和后來的平壤科技大學的籌建工作以及在這一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感悟。以有關東北亞共同體的理念為基礎,論述韓、中、日三國間的時代性的變化,特別分析了韓國的潛力。第二部“對策”,論證韓中日三國為中心的東北亞共同體社會的形成所必需的基礎性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在韓中日三國間共同促成自由貿易協(xié)定,與此同時計劃修建韓日間的海底隧道,策劃韓中之間的海底隧道,并使之成為大眾公共交通的工程;考察在這一過程中將要起到中介作用的韓國和韓國的文化的、社會的倫理意識,使之體系化,提出以此形成實現(xiàn)共同體社會的重要力量;鑒于G2(美國和中國)時代的到來,對在未來東亞共同體形成過程中將起到決定作用的中國加以分析。第三部“展望”,以中國為主要活動舞臺的筆者的親身經歷做背景,特別介紹了少數民族學者的研究團體“民博會”,并以與他們的對話為中心,敘述了對中國與亞洲未來宏觀展望的歷史觀。此外,通過觀察2008年以來世界性經濟危機導致的“力量的大轉移”現(xiàn)象,從世界新秩序的高度出發(fā),筆者分析了對萌動的G2的概念,韓國的新亞洲政策,韓中日三國峰會特別蘊涵的時代意義,特別是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提出的有關東亞共同體的發(fā)言以及與此相關的國際社會的反應,等等。最后,作為統(tǒng)一朝鮮半島的方案,筆者提出籌建韓中、韓日海底隧道,以加強聯(lián)系,形成南北經濟共同體的構想,由此結論性地得出“新合作之路”的答案??傊@是一個考察和研究東北亞時代歷史潮流內在規(guī)律的調研報告,也是一個探索者洞察和分析之后得出的對于該如何進行新合作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