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結構現代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及應用

現代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及應用

現代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及應用

定 價:¥66.00

作 者: 貢金鑫 等編著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建筑結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2110414 出版時間: 2009-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98 字數:  

內容簡介

  近年來,隨著試驗技術和計算理論的進步,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方法有了很大發(fā)展。不可否認,試驗是混凝土結構研究的基礎,理論不能代替試驗,但通過試驗驗證而不是通過試驗數據擬合建立的理論模型使以經驗為基礎的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向理性的、統(tǒng)一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這是現代混凝土結構設計基本理論發(fā)展的重要方向。本書第一作者一直從事混凝土結構的研究和教學,擔任《水運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修訂組的副組長,并承擔了“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國內外對比” 研究專題。根據修訂《水運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和專題研究的需要,作者閱讀了大量的國內外研究文獻和資料,在總結這些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作者本人以往的研究,完成了本書。

作者簡介

暫缺《現代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及應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混凝土和鋼筋的強度及本構模型
1.1 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1.1.1 混凝土材料的特點
1.1.2 混凝土材料的基本力學參數
1.1.3 單調荷載下混凝土的應力應變關系
1.1.4 雙軸應力下混凝土的性能
1.1.5 三軸應力下混凝土的性能
1.1.6 反復荷載下混凝土的應力應變關系
1.1.7 動荷載下混凝土的性能
1.2 鋼筋的力學和變形性能
1.2.1 鋼筋的強度和變形
1.2.2 單調荷載下鋼筋的應力應變關系
1.2.3 反復荷載下鋼筋的應力應變關系
1.2.4 動荷載下鋼筋的性能
1.3 鋼筋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1.3.1 混凝土的拉伸硬化
1.3.2 混凝土和鋼筋的應力平均應變關系
參考文獻
第2章 混凝土損傷與斷裂
2.1 混凝土損傷力學
2.1.1 基本概念
2.1.2 基于損傷的彈性理論
2.1.3 準脆性損傷
2.2 混凝土斷裂力學
2.2.1 線彈性斷裂力學
2.2.2 混凝土線彈性斷裂力學(LEFM)
2.2.3 混凝土彈塑性斷裂力學(EPFM)
2.2.4 混凝土準脆性斷裂力學(QBFM)
2.3 混凝土結構的尺寸效應
2.3.1 威布爾統(tǒng)計理論
2.3.2 確定性的尺寸效應理論
2.3.3 尺寸效應理論在設計規(guī)范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3章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
3.1 彎壓構件承載力計算
3.1.1 基本假定
3.1.2 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3.1.3 單向受力矩形截面構件承載力的簡化計算
3.1.4 雙向偏心受壓構件承載力的簡化計算
3.2 軸心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
3.2.1 短軸心受壓構件的力學特性
3.2.2 基于穩(wěn)定性的承載力
參考文獻
第4章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受剪承載力
4.1 抗剪理論的發(fā)展
4.2 抗剪機理
4.3 影響無腹筋梁抗剪強度的因素
4.3.1 剪跨比的影響
4.3.2 構件高度的影響
4.3.3 縱向鋼筋配筋率的影響
4.3.4 軸力的影響
4.3.5 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4.4 無腹筋構件的抗剪強度
4.4.1 細長構件的齒模型
4.4.2 混凝土桁架模型
4.4.3 斷裂力學方法
4.4.4 經驗方法
4.5 有腹筋構件的抗剪強度
4.5.1 塑性理論模型
4.5.2 壓力場理論
4.5.3 修正壓力場理論
4.5.4 擴展的修正壓力場理論
4.5.5 簡化的修正壓力場理論(1)
4.5.6 簡化的修正壓力場理論(2)
4.5.7 桁架模型
4.5.8 設計規(guī)范中的抗剪強度計算方法
4.6 壓桿拉桿模型
4.6.1 基本概念
4.6.2 深梁的抗剪強度
4.7 柱的受剪承載力
4.8 剪切摩擦
4.8.1 剪切摩擦的概念
4.8.2 剪切摩擦強度和剪切一滑移模型
4.8.3 規(guī)范中的計算方法
參考文獻
第5章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受扭承載力
5.1 鋼筋混凝土梁的開裂扭矩
5.2 鋼筋混凝土梁純扭時的極限抗扭強度
5.2.1 純扭強度的基本理論
5.2.2 軟化桁架理論
5.2.3 當前規(guī)范中的設計方法
5.3 組合荷載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梁的扭轉
5.3.1 理論方法及一些國家早期規(guī)范的方法
5.3.2 當前規(guī)范中的方法
5.4 最小配筋率和最大截面尺寸
5.4.1 最小配筋率
5.4.2 最小截面尺寸
5.5 抗扭剛度
5.5.1 開裂前的抗扭剛度
5.5.2 開裂后的抗扭剛度
參考文獻
第6章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與極限分析
6.1 延性的概念
6.1.1 材料性能
6.1.2 構件的延性
6.2 彎矩重分布
6.2.1 彎矩重分布的概念
6.2.2 彎矩重分布的定義
6.2.3 預應力梁的二次彎矩與彎矩重分布
6.2.4 關于彎矩重分布的理論研究
6.2.5 規(guī)范中考慮彎矩重分布的彈性分析
6.3 構件截面轉動能力的計算
6.3.1 轉動能力計算方法
6.3.2 規(guī)范對轉動能力的規(guī)定
6.3.3 彎曲轉角的簡化計算
6.4 板的極限承載力分析
6.4.1 塑性鉸線的形式及抵抗彎矩
6.4.2 上限理論及功的平衡方程
6.4.3 幾種情況的極限分析
6.4.4 橢圓板的極限分析
6.4.5 集中荷載作用下板的極限分析
參考文獻
第7章 混凝土的收縮和徐變
7.1 混凝土的變形特性
7.1.1 收縮
7.1.2 徐變
7.2 混凝土徐變理論
7.2.1 描述徐變的變量
7.2.2 線性徐變和徐變疊加原理
7.2.3 徐變分析
7.3 收縮和徐變的計算
7.3.1 一些研究者提出的模型
7.3.2 規(guī)范中的方法
7.4 基于AAEM的結構分析
7.4.1 基本方法
7.4.2 幾個例子
參考文獻
第8章 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和變形控制
8.1 裂縫
8.1.1 產生裂縫的原因
8.1.2 彎曲荷載作用下的裂縫寬度
8.1.3 影響裂縫寬度的因素
8.1.4 規(guī)范中裂縫寬度的計算
8.1.5 圓形或環(huán)形截面構件裂縫寬度的計算
8.1.6 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裂縫控制
8.1.7 最大裂縫寬度與平均裂縫寬度的關系
8.1.8 裂縫寬度或鋼筋應力限值
8.1.9 收縮裂縫寬度的計算
8.2 變形計算
8.2.1 短期撓度的計算
8.2.2 長期撓度的計算
8.2.3 變形控制限值
8.2.4 不需變形計算的撓度控制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