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國學入門新編國學知識全知道

新編國學知識全知道

新編國學知識全知道

定 價:¥45.00

作 者: 郝樂 編著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文化

ISBN: 9787802139022 出版時間: 2010-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1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國學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千百年來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直接影響著國人的思想、意識、倫理、道德和行為。國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tǒng)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能不了解國學。然而,國學典籍汗牛充棟,國學內(nèi)容龐雜浩繁,即使窮盡畢生之力,也難通萬一。如何從博大浩瀚的國學中找到入門的捷徑?鑒于此,我們特請有關專家學者精心編輯了這《新編國學知識全知道》。《新編國學知識全知道》堪稱一部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書,它集傳統(tǒng)文化于一體,以清晰的條理、凝練的文字、簡短的評述,向讀者介紹了豐富的國學傳統(tǒng)文化知識。翻開此書,便走進了博大精深的國學長廊,讓您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領悟國學的精髓,感受國學的神秘和智慧,掌握傳統(tǒng)文化的脈搏,豐富自身的內(nèi)涵,成為擁有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底蘊的文化達人。

作者簡介

暫缺《新編國學知識全知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民俗·禮儀
倫理常識
“仁”,儒家學說的核心
“義”,含義極廣的一種道德范疇
“禮”,中國文化的基本價值觀
“智”,儒家倡導的價值范疇
“信”,人與人交往的起碼準則
“孝”,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
儒家為何重視“悌”
“忠”,儒家提倡的道德規(guī)范
“一夫一妻多妾制”是怎樣一種形式
“三綱領”說的是哪三者
“孔門三戒”是哪“三戒”
“三不朽”是指哪三種人生
“三從四德”是指哪“三從”,哪“四德”
“五倫”指的是什么
何謂“五禮”
何謂古代婚姻的“六禮”
一般說的“五服”是指什么
“五祀”包括哪些內(nèi)容
“七出”是哪七種理由
“克己復禮”是什么意思
“禮義廉恥”,古代治國的四大綱紀
“寡欲”是說要減少人的欲望嗎
“知恥”,儒家的修身主張
何謂儒家的“忠恕”之道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種什么信條
“孔顏氣象”是種什么精神
“節(jié)烈”對古代婦女有哪些毒害
古人為何講究“男女授受不親”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是什么意思
古人如何“服喪”
古人“守制”的生活是怎樣的
“奪情”現(xiàn)象是怎么回事
禮制民俗
什么是封禪?封禪包括哪些儀式
祭祀“社稷”有什么意義
什么是宗廟
古代禮器都有哪些
古代宮室建筑要遵循什么格局
古代車馬的禮儀有哪些
古代帝王因何普遍實行“嫡長子繼承制”
宮廷朝會規(guī)則是怎樣的
古代宮中實行怎樣的后妃制
古代帝王“立子殺母”是怎么來的
古人的避諱制度是怎樣的
古代帝王為何祭孔
古人如何定“謚號”
帝王賜姓有哪些情況
帝王葬儀都有什么樣的規(guī)格
“報生禮”有什么講究
“三朝禮”有什么講究
“滿月禮”有什么講究
“百日禮”有什么講究
“周歲禮”有什么講究
“冠禮”.古代男子成人的標志嗎
“笄禮”。古代女子的成人禮
古人的生日與祝壽有哪些講究
古人的飲酒習俗是怎樣的
為何用“磕頭”禮來表示尊敬
“跪拜”禮是怎么出現(xiàn)的
“九拜”是說連續(xù)拜九次嗎
“拱手”的姿勢為何與帶手枷的奴隸相似
“作揖”有哪些講究
“長跪”有些什么講究
古代男子見面怎樣。唱喏”
“投刺”就是投遞名片嗎
古人對見面禮也有規(guī)定嗎
古人的謙稱因身份不同而有什么差別
古人的尊稱又因身份不同有何差別
姓和氏最初是一回事嗎
郡望和姓氏有什么關系
名、字和號有什么區(qū)別
“行輩”能看出一個人的長幼次序
古人如何確定座次位置
結(jié)發(fā)禮有什么講究
“拜堂”的習俗有什么講究
“蓋頭”的習俗是怎么來的
“乘花轎”的習俗是怎么來的
為什么會有“鬧洞房”的習俗
新娘拜見舅姑有什么講究
古代的婆媳禮有何講究
古人齋戒有些什么禁忌
古時喪葬習俗大概情形如何
古人棺槨制有什么規(guī)定
何謂“墓廬”
歲時節(jié)令
元旦是怎么定下來的
春節(jié)是怎么起源的
除夕的由來及習俗
元宵節(jié)的緣起及習俗
中和節(jié)是怎么起源的
上巳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是怎樣的
寒食節(jié)源于何時
清明節(jié)掃墓源于何時
端午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
七夕節(jié)有哪些習俗
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
重陽節(jié)有些什么習俗
臘八節(jié)為何要吃臘八粥
古代冬至都有哪些習俗
連接:二十四節(jié)氣
十二生肖是如何起源的
日、氣、朔如何區(qū)分
古人沒有鐘表,他們怎樣計時
何謂三垣二十八宿
天干地支分別指什么?各是什么意思
“皇歷”和“黃歷”有什么區(qū)別
太初歷。我國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歷法
《甘石星經(jīng)》,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第二章 哲學·思想
哲學流派
諸子百家共有多少種
儒家何以被稱為。百家之首”
墨家為何是儒家的最大反對派
道家提倡怎樣的哲學思想
楊朱學派如何沖擊君主專制制度
法家有些什么思想理念
名家為何也叫“辯者”
陰陽家怎樣解說事物的發(fā)展變化
縱橫家是早期的外交家嗎
兵家主張以武力統(tǒng)一國家
雜家:兼儒墨,合名法
農(nóng)家的主張反應了農(nóng)民的什么理想
小說家只是一個著述的流派嗎
黃老之學是否本源于道
宋學是如何發(fā)展變化的
經(jīng)學就是對儒家經(jīng)典的解讀嗎
董學是誰的思想學說
魏晉玄學是否“玄之又玄”
理學因何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推崇
道學提倡“道統(tǒng)”說嗎
陸王心學怎樣與理學分庭抗禮
明清實學:儒學發(fā)展的新形態(tài)
哲學大家
孔子為何又是“至圣先師”
子思因何被尊稱為“述圣”
孟子因何又稱“亞圣”
老子為什么成了“道家祖師”
莊子為何被封為“南華真人”
墨子如何建立了自己的學說
茍子是怎樣維護儒家傳統(tǒng)的
李悝,法家的創(chuàng)始人
韓非,法家集大成者
鄒衍怎樣發(fā)展了陰陽家的思想
鄧析為什么被視為“名家之祖”
惠施,名家學派的主要代表
王充為什么被稱為“無神論斗士”
董仲舒促成了“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政治格局
王弼,“貴無論”的創(chuàng)始人
周敦頤與太極圖有什么關系
張載在哲學上有什么重要貢獻
“二程”。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
朱熹為什么被稱為“理學大師”
陸九淵。“心學”的創(chuàng)始人
王守仁為什么被稱為“心學大師”
李贄何以稱自己為“異端”
王夫之是怎樣的一位哲學家
戴震在哲學上有什么貢獻
哲學名著
《周易》為什么被稱為“群經(jīng)之首”
《大學》,科舉考試的必讀書
《中庸》對古代教育有什么影響
《論語》為什么是“四書之首”
《孟子》如何“擬圣而作”
《茍子》反映了茍況怎樣的思想
《老子》為什么是“道教圣經(jīng)”
《莊子》為何是先秦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商君書》,商鞅派法學思想的匯編
《韓非子》為何代表了法家理論的最高峰
《公孫龍子》,名家唯一傳世的著作
《孫子兵法》包含了哪些哲學思想
《墨子》,墨翟言行的寫照
《呂氏春秋》,先秦思想文化的總結(jié)
《春秋繁露》是怎樣解釋《公羊春秋》的
《淮南子》是雜家著作,其主題是什么
《論衡》,東漢著名的無神論作品
《神滅論》,古代無神論的哲學名篇
《原道》提出了“復古崇儒,攘斥佛老”的思想
《復性書》是反佛的產(chǎn)物
《二程全書》第一次將“理”作為宇宙本體
《朱子語類》,朱熹與弟子問答的語錄匯編
《陸子全書》反映了陸九淵的哪些思想
《近思錄》為什么是理學入門書
《傳習錄》包含了王守仁的主要哲學思想
《焚書》為什么取“書出則被焚禁”之意
《日知錄》包含了顧炎武的什么哲學思想
《大同書》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理想世界
哲學觀點
儒家如何看待“天與人”
先秦諸子如何看待“義和利”的關系
什么是“和同之辨”
“夷夏之辨”為何成了爭論不休的話題
人的本性、稟性、天賦是善還是惡
什么是“形神關系”
“中庸”是一種什么樣的思想
理氣、道器是什么哲學范疇
“體用”關系有什么含義
古代是怎樣闡釋“有無”的
先秦諸家如何探討“名實”問題
古代哲學如何看待“動靜”觀
“慎獨”是怎樣一種修身方法
“法先王”與“法后王”有什么不同
“大一統(tǒng)”思想為何受到推崇
古人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王守仁是怎樣理解“知行合一”的
忠與孝可以兩全嗎
“無為而治”是怎樣一種治國方略
“小國寡民”又是怎樣一種理想社會
“陰陽”包括了哪些涵義
“氣節(jié)”是怎樣一種道德操守
“三綱五?!笔悄摹叭V”,哪“五常”
“貴信”是一種什么美德
……
第三章 宗教·神話
第四章 政制·吏制
第五章 軍事·兵制
第六章 經(jīng)濟·貿(mào)易
第七章 教育·科舉
第八章 語言·文字
第九章 文詞·詩賦
第十章 史學·典籍
第十一章 車粹·技藝
第十二章 典故·軼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