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莊龍牌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鄉(xiāng)村廟會?它承載、表達著怎樣的民眾信仰?言說著華北腹地鄉(xiāng)民怎樣的心性、習慣,世界觀或者說文化觀念,它是怎樣適應著當下的社會,并日漸興旺,直至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潮中的弄潮兒?……繁雜的中國民眾信仰,以神神、香燭紙炮、磕頭、看香、許愿還愿和行好為表征,以靈驗為核心,這些長期被定性為負面的、陰性的和消極的傳統(tǒng)與當下的新農村建設、和諧的鄉(xiāng)村發(fā)展是否存在良性互動的可能?當政者、智識精英究竟應該有一種怎樣的理性的態(tài)度?是要高高在上的、貌似親民為民著想的“眼睛向下看”,還是要首先真正地尊重并平心靜氣地了解這些風俗習慣的“平視”?這些都是《靈驗·磕頭·傳說:民眾信仰的陰面與陽面》關注并試圖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