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自我實現(xiàn)/勵志成功心理學不一樣的人生:重尋一顆寧靜的心

不一樣的人生:重尋一顆寧靜的心

不一樣的人生:重尋一顆寧靜的心

定 價:¥28.00

作 者: (美)約書亞·羅斯·李普曼 著,阮崇曉 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心靈/感悟

ISBN: 9787510803703 出版時間: 2010-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0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人們的靈魂渴望回歸平靜,而人們的足跡卻常常偏離自身的愿望?,F(xiàn)代社會雖充滿活力,但也越發(fā)浮躁,很多人的心靈陷入了困惑的無底洞,煩惱、焦慮、恐懼和失望的消極情緒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不一樣的人生》的出發(fā)點不是要傳輸給你信息或試圖讓你信服什么,也不是要開發(fā)你的思維,讓你去分析,評論,贊同或是反對。本書將帶你進入到蘊含在你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那種寧靜:最容易呈現(xiàn)也是最容易得到那片的寧靜。如果你正在與每日煩惱斗爭,那么請翻開這本書,本書將激發(fā)你心靈深處的天分,它將會讓你對寧靜有一個全新而真實的理解,并成為你找到人生真實意義的開端?;趯θ祟惖年P懷和同情,該書的作者,偉大的心靈導師李普曼不遺余力地投身到拯救心靈的工作中,多年的牧師生涯使他對人心和人性洞如觀火。本書中,他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與數(shù)千年傳承下來的宗教精神和傳統(tǒng)智慧巧妙地結合起來,力圖幫助現(xiàn)代人擺脫心靈世界中的種種困惑,克服人性的弱點,實現(xiàn)完美人生。

作者簡介

  約書亞·羅斯·李普曼(1883—1936),猶太人,美國著名哲學家、文學家,是一位在美國家喻戶曉的牧師,也是很多人的心靈導師。美國眾多知名人士,包括馬丁·路德·金、約翰·肯尼迪、拿破侖·希爾、芭芭拉·史翠珊、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都是他的擁躉。他曾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國際頻道上主持心理節(jié)目,每次廣播有數(shù)以百萬計的美國聽眾。上世紀中葉,李普曼以主教的身份寫作了本書,希望世人能夠體會到心靈的祥和平靜才是生活的至上法則,金錢、權利不過是俗世眾人追逐的表面幸福。他說:“人是自然之子,純凈和平靜的心靈是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重要前提。然而,紛繁喧嘩的塵世中,許多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淪為了追求功名利祿的機器。追求金錢,地位、情欲和名譽的過程,也是將心靈弄得疲憊不堪的過程。人是終究要回歸自然的,當你祛除心靈上的塵埃,才會發(fā)現(xiàn)寧靜的心靈和完美的人格才是人生的終極的追求?!边@一點,無論在何時,都會引起大眾的關注和共鳴。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從內(nèi)心深處解讀人生哲學
在人的一生中。追求心靈的寧靜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人生哲學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事情。那么,要想讓心靈重歸寧靜,我們該向何方探尋?向何處訴求?采取何種態(tài)度?堅守何種原則呢?
人類心靈的永恒追求
保持平靜的心并不等于逃避生活
內(nèi)在的自我交流和反省
心理學對我們的幫助
宗教賜予我們的精神財富
分裂與聯(lián)合:新的人生觀
寧靜心靈的兩種調劑
殊途同歸的宗教與心理學
第二章 探尋善與惡的心理根源
經(jīng)驗主義哲學家愛默生曾說過:“上帝在造物時,給每個事物都留下了一個缺陷。”這句話是想讓作為人類的我們感覺到自身的不足和謙卑,但同時也讓我們備受鼓舞。
法國作家、哲學家蒙田也曾說過:“人類是非道德的生物,卻注定要完成道德上的使命?!比绻チ死硐?,人是無法生活的。因為人始終有著追求真和善的沖動,這就是人性的本質。人在本性上具有善惡意識,就像是樹要開花,花要結果一樣。
原罪和懺悔:病態(tài)的道德觀
對善惡動機的精神分析
釋放出壓抑在心底的沖動
宗教懺悔的片面性
探求心理沖突的根源
幼稚的道德觀的入侵
用訴說的方式來緩解內(nèi)心壓力
第三章 首先要學會正確地愛自己
我們常常被教導著:“要像愛自己一樣愛你的鄰人?!睂@句話做出這樣的解釋也許更恰當:“首先應該學會正確地愛自己,這樣才會愛你的鄰人?!?br />愛自己并不是一種自私
自我實現(xiàn)是一項終身事業(yè)
幼稚行為的心理基礎
自卑感是對自我的憎恨
放棄是為了得到
勇敢地接受自己
人性中含蘊著愛的無限潛能
第四章 人類對愛的無限渴求
人生最大的快樂源自于被他人認可,也就是說,我們能得到他人的賞識,心中不再感到孤獨,這便是快樂的源泉。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模仿
不要假借愛的名義去恨
一切皆因愛而生
愛是完整人格的一部分
寬容彰顯大愛
寬容是自由的堡壘
宗教教義中的愛與恨
第五章 消除恐懼與焦慮的情緒
我們生活在一個并不安全的世界中,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見無數(shù)的恐懼和焦慮。未來的世界是不可預知的,為了能夠在這個世界中存活下去,我們必然會感到恐懼和焦慮,這是每個人必須付出的生存代價。盡管這種情感體驗是正常想象,但控制這種情感以使自己的心靈回歸寧靜也是可以的。
適度恐懼的正面作用
病態(tài)的恐懼感
恐懼感的心理根源
與孩童時代的情感作別
正確地克服對自身的恐懼
對經(jīng)濟問題的恐懼
在信仰中克服恐懼
第六章 消除悲痛的步驟
沒有悲傷的存在,人類也許就不能做到以深刻的思想和認真的態(tài)度去生活。我們要敢于直面悲痛,并超越它。
當所愛之人離開我們之時
適當?shù)匦棺约旱谋?br />消除悲痛的三條原則
情感不成熟的人
消除不必要的負罪感
宣泄是超越痛苦的良方
要將真相告訴孩子
具備直面現(xiàn)實生活的勇氣
第七章 生命短暫的有益啟示
死神是我們的老師,它既能使我們認識到自己夢想的高貴。又能讓我們意識到生命的脆弱。我們的年齡越小,越不成熟,我們就會越難接受人在世間的生活終究會結束這一事實。
死亡也是生活的朋友
欣然接受命運的歸宿
生命的終極目標
第八章 人類應該信仰什么
上帝對人們說:“人啊人,我創(chuàng)造了地球,給你們鉆石、黃金和會發(fā)熱的煤,我給你們水源,給你們肥沃的土地,但你們用它們來做了些什么呢?人啊,你們自己已經(jīng)找到了開啟能量寶庫的鑰匙,但竟然還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你們究竟是選擇毀滅,還是生存?”
信仰上帝的根基
個人信仰的演變過程
具有自由選擇權的人
宇宙給人類的偉大啟示
美國人所要塑造的上帝觀
第九章 寧靜是心靈的永恒歸宿
多元主義者認為,人并不是單一的自我,而是在許多的自我中穿行——一個幸??鞓返淖晕?,一個悲傷、憂郁的自我,一個發(fā)怒的自我。
從兩種角度去探求內(nèi)心
心理分析的樂觀導向
多重性格的復雜性
呼吸英雄的空氣
疏通堵塞靈魂的通道
心靈重歸寧靜的重要法則
致謝
譯者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