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一位善思多變的大師,并以之為性格特征,時時訓練自己靈活變通的手法,在絕路處求生路,在逆境中謀順境,因此盡管在他的面前出現的是羊腸小道,但在他的心中總是陽光大道,由此渡過了人生一個又一個險境,成全了自己的一生大業(yè)。由此可見,以變應變,是成大事的基本性格,萬萬不可視之為兒戲。曾國藩一生求穩(wěn),從不急于在兩眼摸黑的情況下就顯露身手,而是左右盤查,細心掃視,上下琢磨,前后思量,此等功夫鑄造了一步步為營、穩(wěn)中求勝的曾國藩。求穩(wěn)為《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一貫之理,曾國藩如此,我們做事也應當如此,才能穩(wěn)操勝券。因此一定要學會走慢棋而不走快棋,此乃成功之大要。曾國藩的本領之一就在于訓練自己的圓通性格,不與普通人一般見識,看透是非糾纏,明晰人生真諦。守住“清淡”兩字,讀自己的書,做自己的事,滋養(yǎng)品性。故他總是高人一籌。這說明,不知圓通者,絕對成不了什么人生大氣候。盡管圓通不能代表一切,但它是成大事者的人性優(yōu)點之一。曾國藩絕對是一個善打“太極拳”的大師,他把對手長短盡收眼底,先觀其表演和抖動功夫的架勢,然后乘虛而入,輕手一點,就讓對手匍匐在地。他明白:軟如藤條,硬如鋼條,不在于它們是什么,而在于它們究竟能在什么樣的場合發(fā)揮相同的效果。這就是曾國藩慣用的軟硬術,是其剛柔性格的自然反映?!对鴩鋈诵愿窠^學》的最大特點是以全新的角度,去分析曾國藩做人的性格絕學,總結出了曾國藩為人處世的九類經驗。這些經驗是供我們學習的一面鏡子,這令人想起唐太宗的一句話:“知人,可以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