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序 章 別了,“全球化資本主義”!
美國的富裕已經變質
頹廢的美國經濟
全球化資本主義這個怪獸
我曾是“結構改革”的急先鋒
“中產社會日本”的消失
失去了安全感和安心感
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
資本主義如何破壞環(huán)境
日本人對“結構改革”的幻滅
我的懺悔和轉向
第一章 我為什么“轉向”?
我的“美國經歷”
大相徑庭的日美學術風氣
成為“美國迷”
富裕的美國是“大壓縮”的產物
差距擴大、中產階層消失、醫(yī)療福利后退
政府介入創(chuàng)造了“富裕的美國”
美國的“日本式經營”
被成見欺騙
凱恩斯主義經濟的衰退、新自由主義春天的到來
日本學生對市場原理“教義”的疑惑
作為改革派的急先鋒
“結構改革”使日本人幸福了嗎?
民主這件“隱身衣”
民主與近代經濟學皆為精英統治的“工具”
作為日本人重新探討“全球化資本主義”
第二章 全球化資本主義為什么產生貧富差距
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恩惠”
謳歌人間盛世的世界經濟
無暇顧及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副作用
果真是“市場失敗”嗎?
收益遞增型產業(yè)拉動景氣
被次貸欺騙的人們
“杠桿經營”崩潰的歷程
會發(fā)生貸款緊縮嗎?
美國“金融立國”戰(zhàn)略的失敗
貧富差距擴大的社會
“生產與消費分離”造成的差距
生活不穩(wěn)定勞動者的登場
資本主義的原動力是什么?
“完全信息”這個假定
外行人不可能靠股票賺錢
信息的完全性——不可能!
福利經濟學的兩個定理
經濟學假定的“社會公正”之欺騙性
全球化資本主義破壞地球環(huán)境
作為統治工具的新自由主義
第三章 作為“撒旦的磨坊”的市場社會
資本主義果真使人幸福嗎?
為什么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感?
貧困但人心沒有荒蕪的社會
古巴醫(yī)療的成功
人是社會性動物
家庭醫(yī)生制度構建的“社會紐帶”
以醫(yī)療立國為目標的古巴
不丹的理念——提倡“國民幸福總值”
經濟學無法保護自然和社會傳統的原因
選擇與仙鶴共存,而不是生活的富裕
亞洲最幸福的國家
資本主義破壞“人與社會的聯系”
波蘭尼對資本主義的激烈批判
為什么市場經濟使人不幸?
“勞動力商品化”是問題的開端
資本主義造成貧困的原因
土地是誰的?
土地私有化破壞了傳統社會和環(huán)境
愚蠢的金錢游戲
不丹和古巴的“幸福感”
“一戰(zhàn)”給歐洲人造成的沖擊
“市場經濟不能創(chuàng)造和平與自由”
波蘭尼的警告為什么被遺忘了?
第四章 作為宗教國家、理念國家的美國
美國社會的變質
“托克維爾的美國”消失了
萬未參保者
責任自負社會的悲慘現實
潮流的變化
美國式資本主義潛在的暴力性
多極化的世界
排除特殊性的美國邏輯
美國人為什么成為市場原理的信徒?
歐洲人為什么不相信理性?
美國十字軍精神的起源
宗教國家美國的創(chuàng)建者
所謂“美國的成功是上帝的約定”理論
美國為什么時而陷入門羅主義?
殺戮原住民是《舊約全書》的再現嗎?
作為圣戰(zhàn)的南北戰(zhàn)爭
未開拓地創(chuàng)造出的個人主義
宗教信念的西進
美國西進運動終于碰壁
大轉型時期——美國走向何方?
奧巴馬總統治理下的美國
第五章 “一神教思想”為什么破壞大自然
世界最初的“人造國家”——美國
美國經濟控制世界的理由
新自由主義并非“普適原理”
美國式新自由主義已經走到了極限
為了從“滅亡的深淵”中拯救人類
“蛇與十字架”的秘密
“殺死美杜莎”的意義
一神教認為“自然是征服的對象”
為什么日本人能與自然和諧共存?
融合了神道與佛教的日本人
本地垂跡說與“日本式自然哲學”的確立
西行與芭蕉之所以被當做圣人景仰
世界史上例外的“獨一國家”、“獨一文明”
彌生人沒有征服繩文人
沾滿鮮血的希臘神靈
日本以獨特的“讓國”方式實現統一
繩文文化與彌生文化融合的原因
繩文時代一萬年歷史的秘密
敬畏自然的日本人和征服自然的歐美人
日本文化對解決環(huán)境問題的貢獻
第六章 把日本的“安心感和安全感”輸送給世界
日本人與古羅馬人的共同點
外國人驚嘆幕末和明治時期的“安心感和安全感”
緣于島國的長期互惠戰(zhàn)略
奠定戰(zhàn)后日本經濟大國地位的“談合”、“系列”的秘密
協商生產思想打造日本汽車王國
美國汽車業(yè)為什么敗給了日本?
長期信任關系才是力量
“日本人沒有戰(zhàn)略”是謊言
檸檬市場是什么?
信息不對稱產生的不信任結構
信用才是社會資本
與武士道抗衡的江戶的商人道
石門心學中的商業(yè)與社會貢獻
中國人為什么不能理解日本式雇傭制度?
美國式戰(zhàn)略與日本式戰(zhàn)略
不為日本人所知的“階級社會”的真實
孔子講述的“統治者理論”
江戶時代的日本果真是等級社會嗎?
罕見的“均質性”正是日本近代化的關鍵
勞動是“神事”的古代日本
階級思想在當今歐美社會的生命力
歐美企業(yè)為什么難以培養(yǎng)出“現場主義”
日本人的平等意識為什么發(fā)達?
思考“中空結構”的功與過
把日本的價值觀輸送給世界
第七章 對日本振興的提議
淪為“貧困大國”的日本
令人震撼的OECD報告
“二次分配后”的世界第二惡國:日本
讓人震驚的單親家庭的貧困率
瀕臨險境的“全民保險制度”
從基尼系數看日本的不平等
悄然擴大的貧富差距
日本的國際競爭力為什么下降?
雇傭改革破壞了日本社會的“安心感和安全感”
日本失去了“信用第一”
為日本人“量身定做”的經營方式
北歐的經濟為什么呈現活力?
真正的“改革”是什么?
稅制改革應該怎么做?
將基礎年金改為稅收方式
消除消費稅“缺點”的策略
為什么提出“基本收入”的設想
“用現金進行收入二次分配”的局限
“大政府”也能搞活經濟
“國家”救不了社會
“被社會支撐著”的真實感受之必要
地方分權才是日本經濟振興的關鍵
日本在世界上引以為豪的優(yōu)秀品質
環(huán)境立國的緊迫性與必要性
政策范式的大轉換不可或缺
末 章 給“怪獸”套上鎖鏈
怪獸造成的“三個創(chuàng)傷”
金融危機為什么頻繁發(fā)生?
鑄幣稅的誘惑
貧富差距與環(huán)境破壞問題的本質
禁果
資本主義將因“自由”而自我崩潰
“相互承認”的思想
人的欲望喚醒怪獸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