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中國哲學史(二 哲學類)

中國哲學史(二 哲學類)

中國哲學史(二 哲學類)

定 價:¥43.00

作 者: 任繼愈 主編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人民·聯(lián)盟文庫
標 簽: 哲學理論

ISBN: 9787010088945 出版時間: 2010-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哲學史是中國文化的精華部分,是中華民族的認識史。它展示出中國哲學與神學在斗爭中發(fā)展前進的歷程,展示出人類抽象思維從低級向高級,人類認識由淺入深的發(fā)展歷程。學習祖國優(yōu)秀的哲學遺產(chǎn),可以提高我們的民族自信心。中國民族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封建文化。我們要批判地繼承封建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別除其封建主義糟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將中國哲學予以發(fā)揚光大,創(chuàng)造未來的精神文明,是我們的責任。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哲學史(二 哲學類)》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三篇 統(tǒng)一的封建專制國家建立和發(fā)展時期(奏一漢)的哲學思想(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
第一章 秦漢時代的社會經(jīng)濟、生產(chǎn)斗爭、階級斗爭與思想戰(zhàn)線上的斗爭
第一節(jié) 社會經(jīng)濟狀況與階級斗爭
第二節(jié) 科學技術(shù)和科學思想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思想戰(zhàn)線上的斗爭
第二章 秦和漢初地主階級建立封建專制統(tǒng)一王朝的哲學思想和反映小農(nóng)利益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
第一節(jié) 秦王朝統(tǒng)一前夕地主階級要求建立統(tǒng)一王朝的思想
第二節(jié) 《大學》治國平天下的思想體系
第三節(jié) 《中庸》的神秘主義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第四節(jié) 《孝經(jīng)》——封建倫理化的神秘主義世界觀
第五節(jié) 《禮運》中反映小農(nóng)利益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
第三章 《黃帝內(nèi)經(jīng)》的氣一元論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內(nèi)經(jīng)》的氣一元論思想
第二節(jié) 《內(nèi)經(jīng)》的辯證法思想和它在哲學上的意義
第四章 漢初的黃老思想和陸賈、賈誼的哲學
第一節(jié) 漢初流行的黃老哲學
第二節(jié) 陸賈的天道自然思想及進步的社會歷史觀
第三節(jié) 賈誼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第五章 《淮南鴻烈》中系統(tǒng)化的氣一元論哲學
第一節(jié) 系統(tǒng)化的氣一元論自然觀
第二節(jié) 形神俱氣的形神關(guān)系論
第三節(jié) 物至而神應(yīng)的認識論
第四節(jié) 因時而變的社會歷史觀
第五節(jié) 積極意義的“無為”政治理想
第六章 董仲舒以天人感應(yīng)為基礎(chǔ)的哲學體系
第一節(jié) 鞏固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尊君、一統(tǒng)的政治理論
第二節(jié) 天人感應(yīng)目的論的世界觀
第三節(jié) “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形而上學思想方法
第四節(jié) 以名正實的認識論
第五節(jié) 建立四大繩索的道德觀
第六節(jié) “三統(tǒng)”、“三正”的循環(huán)論的唯心史觀
第七章 司馬遷的哲學思想及其進步的社會歷史觀
第一節(jié) 司馬遷的生平和他所代表的階級
第二節(jié) 唯物主義自然觀
第三節(jié) 進步的社會歷史觀
第八章 讖緯和《白虎通》的宗教神學——對董仲舒宗教神學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讖緯迷信的流行
第二節(jié) 《白虎通》的神學世界觀

第九章 揚雄、桓譚反對讖緯、神仙迷信的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揚雄否認神學目的論及其反對讖緯、神仙迷信的斗爭
第二節(jié) 揚雄《太玄》的形而上學體系
第三節(jié) 桓譚對讖緯迷信思想的批判
第四節(jié) 桓譚的形神論
第十章 王充以“疾虛妄”為特點的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王充的生平及其哲學思想的產(chǎn)生
第二節(jié) 反對目的論的自然觀
第三節(jié) 無神論思想
第四節(jié) 注重效驗的認識論
第五節(jié) 對崇古非今的歷史觀的批判
第六節(jié) 命定論和人性論
第七節(jié) 王充在哲學史上的地位
第十一章 仲長統(tǒng)的“人事為本”思想
第一節(jié) 漢末封建王朝的危機和階級斗爭的激化
第二節(jié) “人事為本”的思想
第三節(jié) 注重人事的歷史治亂觀
第四篇 中國封建國家長期分裂門閥地主階級統(tǒng)治時期(魏晉南北朝)的哲學思想
(公元220年一公元589年)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階級斗爭與思想斗爭
第一節(jié)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
第二節(jié) 科學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魏晉玄學中兩條哲學思維路線的斗爭和南北朝時期關(guān)于形神關(guān)系的爭論
第二章 王弼“貴無”的本體論
第一節(jié) 貴無論的產(chǎn)生
第二節(jié) 以無為本的哲學體系
第三節(jié) “言不盡意”的認識論和思想方法
第四節(jié) “名教”出于“自然
第三章 嵇康的進步哲學思想和阮籍對名教與自然的折衷主義
第一節(jié) 嵇康的生平、社會活動和哲學思想
第二節(jié) 嵇康思想中名教與自然的矛盾
第三節(jié) 阮籍對名教與自然的折衷主義
第四章 楊泉、裴顱、歐陽建的哲學思想和鮑敬言的《無君論》
第一節(jié) 楊泉《物理論》的哲學思想
第二節(jié) 裴頒的《崇有論》反對以無為本的思想
第三節(jié) 歐陽建的《言盡意論》
第四節(jié) 鮑敬言的《無君論》思想
第五章 郭象“玄冥”“獨化”的神秘主義世界觀
第一節(jié) 郭象對《莊子》哲學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玄冥”“獨化”學說
第三節(jié) 不可知論的認識論
第四節(jié) 從詭辯論到神秘主義的思想方法
第五節(jié) “名教”即“自然
第六章 《列子》書中的享樂主義和宿命論思想
第一節(jié) 《列子》書的時代及其復雜內(nèi)容
……
第七章 魏晉南北朝的道教思想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佛教哲學
第九章 范縝神滅論思想的先驅(qū)
第十章 范縝的神滅論思想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