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預防醫(yī)學、衛(wèi)生學食品安全學

食品安全學

食品安全學

定 價:¥31.00

作 者: 李蓉 主編
出版社: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高等學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通用教材
標 簽: 衛(wèi)生學

ISBN: 9787503849480 出版時間: 2009-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16開 頁數(shù): 30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通用教材:食品安全學》基于食品風險分析的科學立場,從食品控制觀點出發(fā),系統(tǒng)地闡述了“從農場到餐桌”全過程中食品的不安全因素和由此產生的不安全問題及其控制系統(tǒng);結合食品安全學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國內外關于食品安全的研究和食品安全的現(xiàn)狀,論述了食品安全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在監(jiān)督管理、科學研究和國家控制領域中的應用?!陡叩葘W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通用教材:食品安全學》可作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預防醫(yī)學專業(yè)和各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食品科學、衛(wèi)生化學、傳染病學、流行病學、寄生蟲病學、醫(yī)學微生物學和公共衛(wèi)生學以及上述領域生產、科研和管理工作者等參閱。

作者簡介

暫缺《食品安全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食品安全學的概念及內涵
1.1.1 食品
1.1.2 食品質量
1.1.3 食品衛(wèi)生
1.1.4 食品安全
1.1.5 食品質量、食品衛(wèi)生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1.1.6 食品控制
1.1.7 食品安全學
1.2 食品安全學的形成與發(fā)展
1.2.1 遠古時期
1.2.2 近代時期
1.2.3 現(xiàn)代時期
1.3 食品安全現(xiàn)狀
1.3.1 國際食品安全現(xiàn)狀
1.3.2 戶國食品安全現(xiàn)狀
1.3.3 污染趨勢分析
1.4 食品安全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1.4.1 食品危害及其因素研究
1.4.2 食品安全技術研究
1.4.3 國家食品控制體系研究
1.4.4 國家食品控制策略研究
1.4.5 國家食品控制體制研究
1.5 食品安全學研究展望
1.5.1 發(fā)展過程中特殊問題的對策研究
1.5.2 以風險分析為基礎的能力研究
1.5.3 食品安全教育體系與國際合作交流研究
第2章 食品生物性污染及其預防和控制
2.1 污染來源
2.1.1 土壤
2.1.2 水
2.1.3 空氣
2.1.4 人與動植物
2.2 污染途徑和危害
2.2.1 種植和養(yǎng)殖環(huán)節(jié)
2.2.2 生產和加工環(huán)節(jié)
2.2.3 包裝和運輸環(huán)節(jié)
2.2.4 烹調和貯存環(huán)節(jié)
2.2.5 終產品污染與變質
2.3 污染的檢測和監(jiān)測
2.3.1 污染的檢測
2.3.2 污染的監(jiān)測
2.3.3 衛(wèi)生指示微生物和食源性病原體及其毒素限量標準
2.4 污染的預防和控制
2.4.1 食物鏈全過程防控
2.4.2 推行食品安全溯源和召回制度
2.4.3 加強同源性分析和流行病學工作
第3章 食品理化性污染及其預防和控制
3.1 概述
3.1.1 自然環(huán)境污染
3.1.2 人類活動污染
3.1.3 放射性污染
3.1.4 污染物檢測和監(jiān)測
3.2 種植、養(yǎng)殖環(huán)節(jié)
3.2.1 種植過程的農藥殘留
3.2.2 養(yǎng)殖過程的獸藥殘留
3.2.3 有害金屬元素
3.2.4 環(huán)境中二噁英類化合物
3.3 加工、運輸環(huán)節(jié)
3.3.1 貯存、腌制與N-亞硝基化合物
3.3.2 熏制、烘烤與多環(huán)芳烴化合物
3.3.3 高溫烹調與雜環(huán)胺類化合物
3.3.4 油炸、烘烤與丙烯酰胺
3.3.5 調味品與氯丙醇
3.3.6 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三聚氰胺
3.3.7 食品添加劑
3.4 流通環(huán)節(jié)
3.4.1 塑料制品安全問題及其限量標準
3.4.2 橡膠制品安全問題及其限量標準
3.4.3 其他器具、包裝材料的安全問題及其限量標準
3.4.4 預防和控制措施
第4章 食源性疾病預防和控制
4.1 食源性疾病概述
4.1.1 食源性疾病的概念
4.1.2 食源性疾病的分類
4.2 食物中毒
4.2.1 細菌性食物中毒
4.2.2 真菌性食物中毒
4.2.3 化學性食物中毒
4.2.4 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4.2.5 食物中毒現(xiàn)場調查處理
4.3 食源性傳染病
4.3.1 食源性細菌性傳染病
4.3.2 食源性病毒病
4.3.3 食源性寄生蟲病
4.4 新發(fā)食源性疾病
4.4.1 阪崎腸桿菌感染癥
4.4.2 Norovims急性胃腸炎
4.4.3 先天性弓形體病
4.5 食源性疾病的報告和監(jiān)測
4.5.1 食源性疾病的報告
4.5.2 食源性致病因素的檢測
4.5.3 食源性疾病的監(jiān)測與預警
第5章 轉基因食品安全
5.1 轉基因食品概述
5.1.1 概念
5.1.2 特征
5.1.3 主要安全問題
5.1.4 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
5.2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
5.2.1 評價內容
5.2.2 評價原則
5.3 轉基因食品的檢測
5.3.1 蛋白質檢測
5.3.2 核酸檢測
5.3.3 其他檢測
5.3.4 檢測步驟
5.4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
5.4.1 國際組織
5.4.2 美國
5.4.3 歐盟各國
5.4.4 日本
5.4.5 力口拿大
5.4.6 俄羅斯
5.4.7 韓國
5.4.8 泰國
5.4.9 中國
第6章 各類食品安全與管理
6.1 肉和動物性水產品及其制品
6.1.1 畜肉類
6.1.2 禽肉類
6.1.3 動物性水產品類
6.1.4 肉和動物性水產制品
6.2 乳及乳制品
6.2.1 變質過程
6.2.2 安全問題
6.2.3 乳源的安全管理
6.2.4 鮮乳的安全管理
6.2.5 乳制品的安全管理
6.3 蛋及蛋制品
6.3.1 變質過程
6.3.2 安全問題
6.3.3 安全管理
6.4 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
6.4.1 變質過程
6.4.2 安全問題
6.4.3 安全管理
6.5 罐頭食品
6.5.1 變質過程
6.5.2 安全問題
6.5.3 安全管理
6.6 糧、豆、蔬菜、水果、茶葉及其制品
6.6.1 糧、豆及其制品
6.6.2 蔬菜、水果及其制品
6.6.3 茶葉及其制品
6.7 焙烤食品
6.7.1 安全問題
6.7.2 安全管理
6.8 酒類
6.8.1 安全問題
6.8.2 安全管理
6.9 冷凍飲品和飲料
6.9.1 安全問題
6.9.2 安全管理
6.10 調味品
6.10.1 醬油、醬及醬制品、復合調味料
6.10.2 食醋
6.10.3 鹽及代鹽制品
6.10.4 味精
6.11 甜味料、可可制品、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糖果
6.11.1 甜味料
6.11.2 可可制品、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糖果
6.12 特殊營養(yǎng)用食品
6.12.1 嬰兒配方食品和嬰幼兒斷奶期食品
6.12.2 其他特殊營養(yǎng)用食品
6.13 方便食品
6.13.1 安全問題
6.13.2 安全管理
6.14 保健食品
6.14.1 安全問題
6.14.2 安全管理
6.15 其他食品
第7章 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
7.1 概述
7.1.1 概念
7.1.2 特征
7.2 理念
7.2.1 全程治理
7.2.2 科學治理
7.2.3 政府治理
7.2.4 企業(yè)治理
7.2.5 社會治理
7.2.6 協(xié)作治理
7.2.7 統(tǒng)一治理
7.2.8 效能治理
7.2.9 責任治理
7.2.10 專業(yè)治理
7.3 體制
7.3.1 體制遴選原則
7.3.2 食品安全綜合協(xié)調
7.3.3 食品安全分段(環(huán)節(jié))監(jiān)管
7.4 要素
7.4.1 政策
7.4.2 標準
7.4.3 監(jiān)測
7.4.4 檢測
7.4.5 信息
7.4.6 信用
7.4.7 評價
7.4.8 應急
7.4.9 監(jiān)察
7.5 法制
7.5.1 基本成就
7.5.2 主要制度
7.6 機制
7.6.1 績效評價機制
7.6.2 信用獎懲機制
7.6.3 責任追究機制
7.6.4 有獎舉報機制
7.7 改革
7.7.1 共同面臨挑戰(zhàn)
7.7.2 全力推進改革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