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勤1933年3月生于北京,1951至1952年就讀于清華大學哲學系,曾先后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等。現(xiàn)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歷史學科評議組組長,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984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獲“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突出貢獻者”稱號,2002年獲“全國杰出技術人才”稱號。自上世紀70年代后期起,多次在國外及港臺地區(qū)任教講學。主要著作有《殷代地理簡論》(1959)、《東周與秦代文明》(1984)、《新出青銅器研究》(1990)、《比較考古學隨筆》(1991)、《周易經傳溯源》(1992)、《簡帛佚籍與學術史》(1994)、《走出疑古時代》(1995)、《古文獻從論》(1996)、《四海尋珍》(1998)、《夏商周年代學札記》(1999)、《重寫學術史》(2001)、《中國古代文明十講》(2003)、《中國古代文明研究》, (2005)、《青銅器與古代史》(2005)、《李學勤早期文集》(2008)、《文物中的古文明》(2008)等20余部,學術論文近600篇。其作品多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