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中頁,歐洲人發(fā)明了攝影術,用幾可亂真的復原世象、再現(xiàn)生活手段,將人們反映客觀世界、紀錄社會歷史,以超越文字、圖繪的方式,革命性地推入現(xiàn)代文明時代。有幸的是,對于大多數(shù)仍生活于農耕時代的中國人,還不知攝影為何物,甚至疑惑為“攝魂”而避之猶恐不及的時候,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就進入了現(xiàn)代攝影術的取景框。盡管我們還無從稽考,最早紀錄武漢的照片產生的確切時間,但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會晚于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也就是攝影術發(fā)明后的二三十年間。其見證就是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于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的古黃鶴樓,而迄今我們見到的,就有兩幅照片影映下這座清朝黃鶴樓的焚前雄姿,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