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東漢陶俑題材廣泛,有說唱、庖廚、樂舞、侍者、勞作、部曲,還有車馬、樓房、家禽和鎮(zhèn)墓的“方相氏”等,以反映廣大民眾現(xiàn)實生活的部分成為其精粹。四川東漢陶俑的大量出現(xiàn),當然與厚葬之風和升仙思想有關,這為我們研究漢代人們的精神世界、思擔觀念和信仰習俗等方面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形象資料。 從已發(fā)現(xiàn)的四川東漢陶俑來看,主要有灰陶、紅陶和釉陶。有的俑通體施白色化妝土,外涂朱、黃、綠等色。這些陶俑多為模制,也有捏塑或兩者兼用。在制作中,往往頭、手及身軀分?;蛄硇心笏埽春显谝黄鹩帜茏匀惶斐桑约仁峭荒S指骶唢L采,互不雷同。四川東漢陶俑具有單純、質樸的美,它不求細部的刻畫,更多地運用夸張手法追求神似,特別是人物神態(tài)的刻畫真切細致。他們的面部永遠留存著令人過目不忘的微笑。我們無法想象這些人物以及塑造這些人物的匠人們的處境如何,但我們可以看到在藝術中追求及現(xiàn)實世界中,人們渴望的善良和純真的笑容,這正是其魅力所在。四川東漢陶俑中的動物俑的造型渾厚有力,極具個性,特別是馬的矯健優(yōu)美,更展示秦漢雄風。四川東漢陶俑另一特色就是朦朧美。這種朦朧并非由于結構體面關系以及關鍵性部位處理得不準確或模糊不清所致,作者化實為虛正顯示出其高度的智慧、卓絕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藝術技巧。這些是四川有別于其他地區(qū)漢代陶俑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