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社會保障民營化的含義
1.3 本研究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1.3.1 理論意義
1.3.2實踐意義
1.4 文獻綜述及簡要評價
1.4.1 關于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基礎理論研究
1.4.2 公共服務民營化(市場化)研究現(xiàn)狀綜述
1.4.3 社會保障民營化(市場化)研究現(xiàn)狀綜述
1.4.4 對相關研究的簡要評價
1.5 本書的邏輯結構與研究框架
2 研究方法與理論模型建構
2.1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研究方法
2.1.1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產生
2.1.2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研究對象
2.1.3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主要觀點
2.1.4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研究方法
2.2 福利改革問題的研究方法
2.2.1 功能主義方法及沖突理論
2.2.2 政治經濟學及政治社會學方法
2.2.3 政策話語取向
2.3 福利改革研究的制度主義方法
2.3.1 福利制度變革的影響因素
2.3.2 福利制度變革的過程
2.3.3 福利制度變革的動力
2.3.4 福利制度變革的三個層面
2.4 本書的研究方法及解釋模型建構
2.4.1 方法論來源與變量選取
2.4.2 解釋模型建構
3 西方國家社會保障民營化變革的實踐背景與理論基礎
3.1 西方國家社會保障民營化變革的實踐背景
3.1.1 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經濟滯脹
3.1.2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保障壓力
3.1.3 政府財政困境以及社會保障服務效率降低
3.1.4 福利國家對經濟發(fā)展的負面影響
3.1.5 新公共管理運動與政府改革浪潮的推動
3.2 西方國家社會保障民營化變革的理論基礎
3.2.1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
3.2.2 新公共管理理論
3.2.3 第三部門和公民社會理論
3.2.4 治理理論與福利多元主義
3.2.5 民營化理論
4 社會保障民營化變革的主要方向、路徑與措施
4.1 社會保障民營化變革的主要方向
4.1.1 從福利國家擴張轉向福利國家縮減
4.1.2 從普遍性轉向有選擇性
……
5 社會保障民營化的制度分析
6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