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xué)中國哲學(xué)線裝經(jīng)典·四書

線裝經(jīng)典·四書

線裝經(jīng)典·四書

定 價:¥24.90

作 者: 線裝經(jīng)典編委會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中國古代哲學(xué)

ISBN: 9787541541131 出版時間: 2010-01-01 包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351頁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四書是中國古籍中的傳世經(jīng)典,也是中國最寶貴的文化財富。書中闡述的“仁愛”、“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在兩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四書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它一直是中國人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據(jù)。其匯編者朱熹認為,研習(xí)四書應(yīng)該先讀《大學(xué)》以定其規(guī)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fā)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作者簡介

暫缺《線裝經(jīng)典·四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關(guān)于四書
大學(xué)
大學(xué)章句序
經(jīng)一章
康誥章
盤銘章
邦畿章
聽訟章
知本章
誠意章
正心章
齊家章
治國章
平天下章
中庸
天命章
時中章
鮮能章
行明章
不行章
大知章
予知章
服膺章
可均章
問強章
素隱章
費隱章
不遠章
素位章
行遠章
鬼神章
大孝章
無憂章
達孝章
問政章
誠明章
盡性章
致曲章
前知章
自成章
無息章
大哉章
自用章
三重章
祖述章
至圣章
經(jīng)綸章
尚綱章
論語
學(xué)而篇第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xiāng)黨篇第十
先進篇第十一
顏淵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陽貨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張篇第十九
堯日篇第二十
孟子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孫丑上
公孫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離婁上
離婁下
萬章上
萬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盡心上
盡心下
前言
  四書又稱“四子書”或“四子”,是《大學(xué)》、《中庸》、《論語》和《孟子》四部儒家著作的總稱。四書是中國儒家思想的經(jīng)典著作,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國、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據(jù)。
  四書之名,始于南宋大儒朱熹。南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朱熹將《禮記》中的《大學(xué)》、《中庸》兩篇和《論語》、《孟子》匯集刊刻,稱為四書,后世遂沿用至今。
  《大學(xué)》原為《禮記》的第四十二篇,相傳為孔子弟子曾參所作,是全面總結(jié)了先秦儒家關(guān)于道德修養(yǎng)、道德作用及道德與治國平天下的關(guān)系的論述?!洞髮W(xué)》在南宋以前從未單獨刊印,它的地位是逐步提高的。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tǒng),推崇《大學(xué)》;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又對《大學(xué)》評價極高,甚至稱“《大學(xué)》,孔氏之遺書而初學(xué)人德之門也”;南宋朱熹與二程的思想一脈相承,他將《大學(xué)》從《禮記》中抽出,與《中庸》、《孟子》、《論語》并列,并撰寫了《四書章句集注》,至此,《大學(xué)》成了四書之一。按朱熹與二程的觀點,《大學(xué)》是孔子講授“初學(xué)入德之門”的要籍,位居四書之首。
  《中庸》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孔子孫子子思所作,《史記.孔子世家》稱“子思作《中庸》”。后來,《中庸》經(jīng)過儒學(xué)家的修改,大致完成于秦統(tǒng)一全國后不久。其中心思想是中庸之道,即通過自我修養(yǎng)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nèi)之道的境界?!吨杏埂烦蔀樗臅坏倪^程大體和《大學(xué)》相同,都是受到韓愈、二程等輩的推崇,后被朱熹從《禮記》中抽出。二程甚至稱《中庸》為“孔門傳授心法”。
  《論語》是我國最早的語錄體散文,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圣哲孔子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論語》內(nèi)容大部分是孔子回答弟子們提問的言論;一部分是孔子回答諸侯國君、卿大夫和各方士人問題的言論;一部分是記錄孔子的言行;還有一部分是孑L子的弟子們回答別人問題的言論。《論語》文字簡約含蓄,語言精練生動;篇章排列在內(nèi)容上沒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各章各節(jié)皆獨立成篇;涉及的領(lǐng)域極其廣泛,涵蓋哲學(xué)、政治、經(jīng)濟、倫理、美學(xué)、文學(xué)、音樂、道德等諸多方面。
  《孟子》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著力闡述仁政理論,強調(diào)民心在政治、軍事中的決定性作用?!睹献印芬粫枷肷铄?,詞鋒犀利,譬喻精辟,氣勢如虹。在《孟子題辭》中,趙岐把《孟子》與《論語》相提并論,稱《孟子》是“擬圣而作”。漢文帝設(shè)置《論語》、《孝經(jīng)》、《孟子》、《爾雅》博士,稱“傳記博士”。因此,雖然在《漢書.藝文志》中,《孟子》仍然處于“諸子略”中,被視為子書,但不難看出,《孟子》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jīng)是解釋“經(jīng)書”的“傳書”了。到五代時,后蜀主孟昶命人用楷書將“十一經(jīng)”刻石,其中就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被列入“經(jīng)書”的開始。至被朱熹列為四書之一,《孟子》的地位已經(jīng)非常高了。
  四書是中國古籍中的傳世經(jīng)典,也是中國最寶貴的文化財富。書中闡述的“仁愛”、“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在兩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