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中國哲學批評史論

中國哲學批評史論

中國哲學批評史論

定 價:¥20.00

作 者: 張耀南 著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古代哲學

ISBN: 9787100049436 出版時間: 2009-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28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哲學批評史論》的作者張耀南先生,開始是學習西方哲學的,是我指導的碩士研究生,后來在北京大學獲中國哲學博士學位。他曾深有體會地說:“沒有西方哲學的背景,我們也許還可以從事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研究;但沒有西方哲學的背景,我們卻無法從事中國現(xiàn)代哲學的研究。因為中國現(xiàn)代哲學本身就是西方哲學的延伸”,“中國現(xiàn)代哲學的研究,無非兩大內(nèi)容:一是西方哲學的輸入與探討,二是傳統(tǒng)思想的整理與詮釋,兩大內(nèi)容都依賴于西方哲學。”這是作者的經(jīng)驗之談?!吨袊軐W批評史論》既然是一部探索性和開創(chuàng)性的著作,難免有不完美及可商榷的地方:希望它也受到批評,并希望有更多類似的批評史出現(xiàn),不同觀點和學派的相互批評和競爭是學術(shù)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作者簡介

  張耀南,湖南石門人,1963年生。199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獲中國哲學專業(yè)哲學博士學位?,F(xiàn)為北京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史研究及中西文化的比較研究。近年來,倡導創(chuàng)建中國哲學批評史、中國哲學史學史及中國俗哲學史。曾在海內(nèi)外出版《第六種命運》、《張東蓀知識論研究》、《文人臨水》、《實在論在中國》(合著)、《命在左運在右》、《大人論——中國傳統(tǒng)中的理想人格》等著作近10部,發(fā)表論文80余篇。所撰論文多次被《新華文摘》、《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權(quán)威報刊轉(zhuǎn)載。

圖書目錄

序論:關(guān)于創(chuàng)建“中國哲學批評史”的設(shè)想——一論創(chuàng)建“中國哲學批評史”
一、為什么要創(chuàng)建“中國哲學批評史”
二、如何創(chuàng)建“中國哲學批評史”
三、“中國哲學批評史”之地位的安排
卷一:論“原創(chuàng)格式”期的中國哲學批評——再論創(chuàng)建“中國哲學批評史”
一、《莊子·天下》之批評格式
二、《墨子·非儒》之批評格式
三、孟子“辟楊墨”之批評格式
四、《荀子·非十二子》之批評格式
五、《韓非子·顯學》之批評格式
六、《韓非子·解老》之批評格式
七、《禮記·經(jīng)解》之批評格式
八、《呂氏春秋·不二》之批評格式
九、《淮南子·要略》之批評格式
十、《論六家之要指》之批評格式
十一、《鹽鐵論·論儒》之批評格式
十二、《揚子法言·五百》之批評格式
十三、《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之批評格式
十四、“效用優(yōu)先”格式之使用限度
十五、《白虎通義》之批評格式
卷二:論“佛禪格式”期的中國哲學批評——三論創(chuàng)建“中國哲學批評史”
一、“佛禪格式”之起點
二、《論衡·問孔》之批評格式
三、《理惑論》之批評格式
四、人物品評之格式的轉(zhuǎn)換
五、《人物志》之批評格式
六、《沙門不敬王者論》之批評格式
七、《復性書》之批評格式
八、《原人論》之批評格式
九、“三教論爭”中批評格式的乖戾
十、“判教”之格式
十一、《碧巖錄》使“佛禪格式”取得壓倒優(yōu)勢
十二、《伊洛淵源錄》之批評格式
十三、《圣學宗傳》之批評格式
十四、《理學宗傳》之批評格式
十五、《明儒學案》之批評格式
十六、“佛禪格式”之局限
卷三:論“西學格式”期的中國哲學批評——四論創(chuàng)建“中國哲學批評史”
一、“西學格式”之起點
二、《天主實義》之批評格式
三、《三山論學紀》之批評格式
四、《主制群征》之批評格式
五、《性理真詮》之批評格式
六、“西學格式”之內(nèi)涵
七、“西學格式”之最早使用者
八、明末清初的“四教論爭
九、清代學術(shù)與“西學格式
十、吳虞反孔非儒之格式
十一、謝著《中國哲學史》之批評格式及其影響
十二、《新理學》之批評格式
十三、“張氏解讀”的反駁
十四、兩種解讀之得失
十五、現(xiàn)代哲學史上歷次“論戰(zhàn)”之格式
十六、蔡、郭、賀諸先生之哲學批評
十七、20世紀哲學批評之主導格式:“本體論居先”
十八、“尚強”、“尚力”格式之一個例證
十九、未來哲學批評的一個可能方向:“知識論居先”
二十、“西學格式”之限度及其可能轉(zhuǎn)換
結(jié)語:走出中國哲學批評的“連類”時代——五論創(chuàng)建“中國哲學批評史”
一、我們正處在“連類”中
二、走出“連類”的一種可能性
三、走出以“本體論”比附中國哲學的誤區(qū)
四、走出以“實在論”比附中國哲學的誤區(qū)
五、走出以“主謂式句辭”比附中國哲學的誤區(qū)
六、走出“連類”不是不要“西學格式”
附錄:簡論“西方哲學批評史”之創(chuàng)建
一、創(chuàng)建“西方哲學批評史”之理由
二、創(chuàng)建“西方哲學批評史”之方式
三、“西方哲學批評史”之位置安排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