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世界教育事業(yè)德國政治教育研究

德國政治教育研究

德國政治教育研究

定 價:¥46.00

作 者: 傅安洲,阮一帆,彭濤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世界各國教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10087672 出版時間: 2010-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28 字數:  

內容簡介

  《德國政治教育研究》一書正是傅安洲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德國政治教育及其對當代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的借鑒價值研究”的最終成果,全書共七章,26萬多字。這一成果填補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個空白,其特色和優(yōu)點十分顯著。德意志民族在歷史上一方面為世界文明做出過杰出貢獻,另一方面又曾多次給人類帶來深重災難。但他們和日本不同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較為徹底地清算了納粹統治的黑暗歷史,深刻吸取了慘痛教訓。究竟是什么原因?許多學者從不同視角作過深入研究,但從內因方面的研究還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以傅安洲為首的學術團隊瞄準了這一薄弱環(huán)節(jié),關注和系統研究德國如何通過構建國家政治教育體系來促進政治文化轉型,從而必然地實現了內部的深刻變化。這樣的研究無疑是重大的理論前沿課題。

作者簡介

暫缺《德國政治教育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封建君主專制時期的“國民教育”
第一節(jié) 威廉二世之前的“臣民教育”
第二節(jié) 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的政治教育思想
一、威廉二世的國民教育思想
二、對威廉二世國民教育思想的評價
第三節(jié) 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的國民教育實踐
一、學校國民教育的實踐
二、社會性政治教育
第四節(jié) 德意志第二帝國國民教育的基本特點及歷史影響
一、德意志第二帝國國民教育的基本特點
二、德意志第二帝國國民教育的歷史影響
第二章 魏瑪共和國的“基于國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
第一節(jié) 魏瑪共和國政治教育的歷史背景
一、魏瑪共和國的政治局勢
二、魏瑪共和國的經濟形勢
三、魏瑪共和國的文化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魏瑪共和國的政治教育思想及其歷史影響
一、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主要政治教育思想
二、魏瑪共和國政治教育思想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第三節(jié) 魏瑪共和國的學校政治教育實踐
第四節(jié) 魏瑪共和國政治教育的特點及其失敗的原因分析
一、魏瑪共和國政治教育的基本特點
二、魏瑪共和國政治教育失敗的原因分析
三、小結
第三章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政治教化”
第一節(jié) 德意志第三帝國政治教育的社會歷史背景與思想理論淵源
一、德意志第三帝國政治教育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德意志第三帝國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論淵源
第二節(jié) 德意志第三帝國政治教育基本理論
一、基于納粹主義的思想理論基礎
二、基于“種族純潔”和侵略戰(zhàn)爭為目標的政治訴求
三、基于理論基礎和政治目標的教育設計
第三節(jié) 德意志第三帝國政治教育實踐體系
一、學校教育的政治教化
二、社會組織的政治塑造
三、大眾傳播媒體的政治灌輸
四、符號及象征的政治渲染
第四節(jié) 德意志第三帝國政治教育與政治文化
一、德意志第三帝國政治文化及其特征
二、第三帝國政治教育對納粹政治文化的作用
第五節(jié) 德意志第三帝國政治教育基本特征及其歷史影響
一、第三帝國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第三帝國政治教育的歷史影響
第四章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民主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20世紀50年代政治教育體系的初步建立
一、社會歷史背景與政治教育面臨的任務
二、政治教育體系的初步創(chuàng)立
三、小結
第二節(jié) 20世紀60、70年代政治教育體系的發(fā)展
一、社會歷史背景與政治教育面臨的任務
二、政治教育體系的發(fā)展
三、小結
第三節(jié) 20世紀80年代以后政治教育體系的確立和完善
一、社會歷史背景與政治教育面臨的任務
二、政治教育體系的確立和完善
三、小結
第五章 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的思想淵源與基本理論
第一節(jié) 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的思想淵源
一、德國古典修養(yǎng)觀
二、德國早期資產階級公民教育思想
三、德國“文化教育學派”的思想
第二節(jié) 德國政治教育概念辨析
一、對德國Politische Bildung之“Politische”的辨析
二、對德國Politische Bildung之“Bildung”的辨析
三、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的內涵
第三節(jié) 政治修養(yǎng)理論
一、政治修養(yǎng)理論的人本思想
二、政治修養(yǎng)理論的主體性思想
三、政治修養(yǎng)理論的價值論思想
四、政治修養(yǎng)理論的方法論思想
第四節(jié) 政治認知一參與理論
一、政治認知的內涵和要求
二、政治認同的內涵和要求
三、政治參與的內涵和要求
四、政治認知一參與理論的主要觀點
第五節(jié) 政治社會化理論
一、政治社會化的內涵
二、德國政治社會化理論形成的背景
三、德國政治社會化理論的主要思想觀點
四、德國政治教育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政治社會化理論在政治教育管理實踐中的運用
第六章 政治教育與德國政治文化的變遷
第一節(jié) 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變遷中的作用
一、政治文化與政治文化變遷
二、政治教育對政治文化的作用
第二節(jié)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德國政治文化的變遷
一、德意志的傳統政治文化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德國政治文化變遷的歷史條件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德國政治文化的變遷
第三節(jié) 政治教育與德國政治文化的變遷
一、“精英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轉變
二、當代德國政治文化中仍然存在的問題
第七章 德國政治教育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與借鑒
第一節(jié) 認識層面的啟示
一、政治教育也是西方發(fā)達國家政府及其執(zhí)政黨的政治優(yōu)勢
二、西方國家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解決政治認同進而解決“政治合法性”問題
三、政治教育應樹立終身化理念,使之貫穿公民的一生
四、政治教育是國家政治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政治教育應致力于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六、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實加強公民意識教育
第二節(jié) 理論層面的啟示:亟待建立一門相對獨立的政治教育學
一、建立一門相對獨立的政治教育學的必要性
二、建立一門相對獨立的政治教育學的可行性
第三節(jié) 操作層面的借鑒
一、重視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體系建設
二、完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推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